由俄羅斯富翁Yuri Milner領銜資助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11月9日揭曉2016年獲獎名單,此次頒發的獎項有生命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數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數學新視野獎以及青年挑戰突破獎。“科學突破獎”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元,遠超諾貝爾獎,堪稱科學界“第一巨獎”。
在生命科學突破獎方面,共有5位科學家獲獎,每人各獲得300萬美元獎金。他們分別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Edward S. Boyden,美國斯坦福大學的Karl Deisseroth,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John Hardy,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Helen Hobbs,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的Svante P??bo。他們的研究領域涉及光遺傳學、阿爾茨海默癥、心血管及肝臟疾病、古DNA測序等。
在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方面:共有5個團隊獲獎,將均分300萬美元獎金。他們分別是:由王貽芳領導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由Atsuto Suzuki領導的日本KamLAND合作組,由Koichiro Nishikawa領導的K2K和T2K長基線中微子振蕩實驗,由Arthur B. McDonald領導的加拿大薩德伯里中微子觀測臺,由Takaaki Kajita和Yoichiro Suzuki領導的超級神岡探測器合作組。
數學突破獎則授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Ian Agol,獎金300萬美元,表彰他在低維拓撲和幾何群論方面做出的貢獻。
新視野獎授予有潛力的年輕科研人員,獲獎者將獲得10萬美元獎金。2016物理學新視野獎授予三組科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B. Andrei Bernevig、麻省理工學院的Liang Fu和斯坦福大學的Xiao-Liang Qi,表彰他們在凝聚態物理學方面做出的貢獻;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Raphael Flauger和斯坦福大學的Leonardo Senatore,表彰他們在理論宇宙學方面做出的貢獻;日本東京大學的Yuji Tachikawa,表彰他在超對稱量子場理論方面做出的貢獻。
2016數學新視野獎授予三組科學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Larry Guth,表彰他在辛幾何、黎曼幾何、調和分析及組合幾何學方面做出的貢獻;倫敦帝國理工的André Arroja Neves,表彰他在純量曲率、幾何流及Willmore猜想方面做出的貢獻;第三組新視野獎授予德國伯恩大學的Peter Scholze,被其謝絕。
2016青年挑戰突破獎授予美國俄亥俄州北羅亞爾頓高中的Ryan Chester,他因制作了幫助更好理解相對論的科學視頻而獲獎,他將獲得25萬美元的教育獎學金。
“科學突破獎”是由俄羅斯億萬富翁Yuri Milner等企業家共同設立。他聯合的企業家有美國遺傳技術公司前CEO Art Levinson、谷歌創立者之一Sergey Brin、23andMe公司創立者Anne Wojcicki,Facebook創立者Mark Zuckerberg及其夫人Priscilla Chan,以及中國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夫婦。
據悉,該獎旨在獎勵在生命科學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學家,給他們提供更自由和更多的機會,幫助他們取得更大的成就。每年的獲得者將加入評選委員會,參與下一屆獲獎者的評選。
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上提名獲獎候選人。候選人沒有年齡限制,而且每個獎項的獲獎人數和個人獲獎次數也沒有限制。
目前為止,對于該獎的設立,一些科學家的情緒是矛盾的。一方面,很高興得到關注和認可,另一方面,不確定大獎是否是促進科研的最好方式。不過前幾年的一些物理學獎得主已經用獎金設立了基金,用于資助博士后、博士生和科學教師。
據塔斯社5日報道,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薩馬拉州和烏德穆爾特共和國近日發生蘋果酒中毒事件,已造成18人死亡。報道說,3日至4日,烏里揚諾夫斯克州季米特洛夫格勒市多名居民就醫時被診斷為“不明物質中毒”......
——專注于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交叉學科的前沿課題研究2023年5月23日,廣東珠海——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與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合作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下稱“實驗室”)。雙方將依托北......
第二屆紫荊代謝組國際會議將于2023年5月13日-14日在北京召開。......
全新的Cytiva將擁有更多元廣泛的產品組合以值得信賴的技術、商務和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更先進、更創新、更便捷的體驗始終堅持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為中國生物制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賦能2023年5月3日,中......
當地時間3月23日上午9時40分,俄羅斯空天軍從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發射了一枚攜帶代號為“宇宙-2567”的俄羅斯國防部航天器的中型聯盟-2.1a運載火箭。航天器已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近10年來,中國生命科學加速發展,涌現出一批改寫世界生命科學版圖的重要成果。在這一重要基礎研究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如何發揮優勢,履行使命擔當?近日,科技日報記者......
對話嘉賓:王宏偉 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副校長頡偉 表觀遺傳學及發育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陳國強 微生物合成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近10......
近日,《理解未來》科學講座AIforScience系列03期線上開講。多位專家分別圍繞“AIforScience科技革命”、“生命科學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共同探索交流“AI+生命科學”,分享前沿學術成......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8日報道,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火山學與地震學研究所堪察加火山噴發應急響應小組官網稱,位于俄千島群島的埃別科火山噴發出高達3000米的灰柱。消息指出:“爆炸噴發的灰柱高達2500-3......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涉及人的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旨在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維護人格尊嚴,尊重和保護研究參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