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我國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近日,科技部發布了《“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國科發高[2017]92號,以下簡稱《專項規劃》)。為了更好地貫徹和執行,科技部高新司對《專項規劃》的有關內容進行了解讀。
一、關于《專項規劃》編制的背景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推動我國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明確“十三五”時期材料領域科技創新的思路目標、任務布局和重點方向。2013年5月以來,科技部開展了材料領域的技術預測與戰略研究,圍繞材料科技創新發展現狀與重大需求開展了廣泛的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國際趨勢和國情實際,研判新時期我國材料領域科技創新的切入點、著力點,在充分征求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科技部牽頭編制和發布了《“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二、關于《專項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專項規劃》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化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決策部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把握材料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態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增強材料領域原始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傳統材料綠色化和提質增效促進產業升級為主線,以滿足國家重大戰略和國防建設對材料的迫切需求為目標,強化材料的基礎創新能力,提高全鏈條貫通、集成和應用水平,大力推進材料領域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激發創造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構建產業新體系和發展新機制。
《專項規劃》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創新驅動與深化改革,把創新擺在材料產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二是堅持綠色發展與質量為先,把綠色與可持續發展作為材料產業重要著力點;三是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四是堅持問題導向與超前布局相結合,針對制約材料發展的瓶頸和薄弱環節,加快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切實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未來競爭中占據制高點,并優化產業格局;五是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實施若干重點專項和國家重大工程;六是堅持自主發展與開放合作相結合,著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完善產業鏈條,形成自主發展能力。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深度開展產業全球布局和國際交流合作。
三、關于《專項規劃》的發展目標
《專項規劃》從四個層面部署了材料領域發展目標。發揮材料的基礎性和支撐性特征,大力推進量大面廣的傳統(基礎)材料技術提升,滿足國家建設需求、實現節能減排;發揮材料的先導性特征,重點發展戰略性電子材料、先進結構材料、新型功能與智能材料,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發展前瞻性材料技術,突破納米材料技術、材料基因工程技術,形成新的技術和經濟增長點;加強材料基地與人才隊伍建設,增強材料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
四、關于《專項規劃》的發展重點
依據國際發展趨勢、國內基礎和面臨的挑戰,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重大需求,重點凝練七個任務方向。
一是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升級,著力解決基礎材料產品同質化、低值化,環境負荷重、能源效率低、資源瓶頸制約等重大共性問題,突破基礎材料的設計開發、制造流程、工藝優化及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等關鍵技術和國產化裝備,開展先進生產示范。
二是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半導體照明、新型顯示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與器件、高端光電子與微電子材料為重點,推動跨界技術整合,搶占先進電子材料技術的制高點。
三是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構建高通量計算、高通量實驗和專用數據庫三大平臺,研發多層次跨尺度設計、高通量制備、高通量表征與服役評價、材料大數據四大關鍵技術,實現新材料研發周期縮短一半、研發成本降低一半的目標。
四是納米材料與器件,研發新型納米功能材料、納米光電器件及集成系統、納米生物醫用材料、納米藥物、納米能源材料與器件、納米環境材料、納米安全與檢測技術等,突破納米材料宏量制備及器件加工的關鍵技術與標準,加強示范應用。
五是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以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溫合金為核心,以輕質高強材料、金屬基和陶瓷基復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3D打印材料為重點,解決材料設計與結構調控的重大科學問題,突破結構與復合材料制備及應用的關鍵共性技術,提升先進結構材料的保障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六是新型功能與智能材料,以稀土功能材料、先進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陶瓷等戰略新材料為重點,大力提升功能材料在重大工程中的保障能力;以超導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極端環境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為突破口,搶占材料前沿制高點。
七是材料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機制與制度創新,加強材料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形成材料領域核心領軍人才、研究開發人才、工程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組成的材料人才體系及其評價機制,提升創新創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滿足材料領域發展的需求。
五、關于如何推動《專項規劃》貫徹落實
為進一步完善推進管理機制,保障重點任務順利實施,《專項規劃》結合材料領域科技創新特點,具體有以下政策措施。
一是完善組織實施機制及模式。立足頂層設計,統籌部署實施,形成持續、配套的政策保障,實現全鏈條技術創新;實施多元聯動,形成發展合力,構建立足地方、帶動全國、引領世界的跨學科、跨行業、跨區域的材料產業技術創新鏈,推動形成各具特色的材料產業集群;堅持寓軍于民,強化軍民融合,推進材料領域國防科技和民用科技互動發展;遵循材料發展規律,完善組織管理模式,針對不同的發展階段,材料研發采取不同的組織和管理模式,產業化項目采取“全鏈條部署、一體化實施”的攻關模式,進行“跨學科合作”、“大兵團作戰”;發揮聯盟優勢,增強實施效果,推動開放性的國際化公共研發平臺和科技服務平臺建設、體制機制模式創新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建立和跨界技術的整合。
二是明確經費資助方式。按照國家五類科技計劃相關要求對不同類別的材料項目進行經費資助。
三是完善創新配套政策。優化創新發展環境,深化國際合作交流,增強可持續創新能力;加大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創新基地以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實施知識產權和標準戰略;加快多層次、多類型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健全中小企業融資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優化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機制;圍繞“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對支撐“產能輸出、資源輸入”的材料研發項目予以傾斜支持。
關于征集2024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專項計劃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建議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精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河南省濮陽市科技創新工作交出了一份靚麗答卷。近日,濮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雷燈照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與他們長期重視科技創新與創新服務,持續實施科技創新信息服務工程分不開。科技信息是重......
3月9日下午,行健不息——清華大學“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清華大學開幕。該展覽展出了“十三五”期間清華大學涌現出的38項創新成果,涵蓋新型能源、基礎物理、生命健康、地學環境、冬奧專項、公共安全、機械......
前篇主要匯總了“十三五”前期“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理想情況,本文主要包括了“十三五”中期立項情況。2018年“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擬立項情況: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牽頭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
3月4日12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據張業遂介紹,本次大會5日上午開幕,11日上午閉幕,會期6天半......
天和飛天、“奮斗者”號入海、北斗衛星組網、時速600公里磁浮列車成功下線……你是否熟悉這些大國重器?你是否記得那讓人心潮澎湃的一幕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
近期,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吸引著公眾的目光。數千項“十三五”期間重大科技成果集結于此,彰顯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無窮魅力,盡展創新促進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強勁脈動。科技部統計數......
2月26日,在今年兩會到來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面支撐新發展格局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表示,“十三五”以來我國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5年......
1月21日,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圓滿完成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
‘十三五’規劃提出,期末千人注冊研究生數達到2人,目前已超過2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今年將達到300萬人;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占比達到60%左右,目前已經超過了60%。‘十三五’期間授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