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國務院提交了關于提請審議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草案的議案,科技部部長萬鋼向與會全體出席人員做了關于草案的說明。科技成果轉化法于1996年公布施行,這是近20年來其首次修改。
廢話不多說,直接看亮點吧!
重建高校科研成果分配制度
1、高校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
為了激發研究機構、個人對轉化科技成果的積極性,草案第十二條規定,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校對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
2、轉化科技成果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本單位
第十三條則規定,轉化科技成果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本單位,在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后,納入本單位預算,用于科學技術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工作。
3、職稱、崗位、考核等與科技成果轉化掛鉤
第十四、十五條則進一步要求高校應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特點的職稱評定、崗位管理、考核評價制度,相應主管部門和相關行政部門也應建立符合這一價值取向的績效考核評價制度。
4、加大科技人員的獎勵力度
此外,草案第三十四、三十五條還為加大獎勵力度留下空間,允許單位可以自行規定、約定給予科技人員獎勵、報酬的方式和數額,沒有約定的則按法定標準。
強化企業作用鼓勵產學研聯合開發
草案還以多個條款強化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如要求科技項目、規劃、計劃的編制應當聽取企業、行業的意見,政府部門、管理機構應發揮企業主導作用等,并規定國家鼓勵企業、研究機構和其他組織采取多種產學研合作方式,共同開展研究開發、成果應用與推廣、標準研究與制定等活動,鼓勵科技人員參與交流、聯合培訓機構等活動。
草案還提出,國家培育和發展技術市場,鼓勵創辦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支持根據需要建立的公共研究開發平臺,以及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科技企業孵化機構發展。
國家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詢服務
從草案看來,科技成果信息查詢、篩選在未來或將成為公共圖書館式的公益服務。草案第三十二條規定,國家建立、完善科技報告制度和科技成果信息系統,向社會公布科技項目實施情況以及科技成果和相關知識產權信息,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詢、篩選等公益服務。
10月1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科創大會在上海舉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陳華平在會上表示,近年來,證監會深入推進科創板建設、支持科技企業高效重組、構建債券融資......
10月8日,由科技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審查辦法》)正式公布,意在規范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的倫理審查工作,強化科技倫理風險防控,促......
為了加強基金項目的后期管理、擴大管理科學研究成果的顯示度與影響力、推動管理科學學科發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自1998年起對結題基金項目的計劃執行和研究工作等情況進行檢查與評價。25年來,......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勝利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歷史偉業——學習習近平《論科技自立自強》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實......
9月2日,召開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帶動了數字技術強勢崛起,促進了產業深度融合,引領了服務經濟蓬勃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
8月27日,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換屆暨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芳致賀信,向會議召開表示熱烈祝......
......
7月22日晚間,航天英雄、中國首飛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英雄航天員、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葉光富,400余名北京市中小學生代表和科技工作者代表齊聚中國科技館,共同參加由中國科技館聯合中國......
民政部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國科技領域社會組織超過4萬家,其中民政部登記全國性社會組織236家、國際科技組織17家。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度,各類全國性科技學術社團開展學術研討7000余次,舉辦展覽5......
7月10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國科協指導,中國科技館和中國石化主辦的“一滴油的奇妙旅行”互動科普展在中國科技館開幕。中國科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石化、中國科技館、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等有關方面同志出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