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3-15 18:24 原文鏈接: 科技部公布中國科技實力“清單”

      我國科技實力到底如何?3月18日,201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召開之際,科技部公布了一組衡量中國科技實力的“關鍵數字”。

      數字一:科技投入年均遞增20%,科技人力資源總量世界第一

      “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速。2009年我國中央財政科技投入為1512億元,帶動全社會研究與開發支出5802億元。按當前匯率計算,全社會研究與開發投入居世界第四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7%,2010年有望達到1.8%。

      在財政科技投入中,中央和地方比例約為1:1,國家科技計劃對民生和經濟領域的投入比例約為1:1。基礎研究投入穩定增長,2010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經費30億元,為2005年的5倍;國家重點實驗室穩定支持經費30億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經費達103億元,為2005年的4倍。

      2009年,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到5100萬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與開發人員全時當量229萬人年,居世界第二位。中青年人才成為科技人才隊伍的主體力量。

      數字二:取得多個“首次”或“第一”,部分領域比肩國際前沿

      基礎研究領域,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具有存儲和讀出功能的量子糾纏交換,新型鐵基超導材料將我國凝聚態物理學研究推向了世界最前沿;在世界上第一次獲得完全由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制備的活體小鼠,為克隆成年哺乳動物開辟了一條全新道路。

      前沿技術研究領域,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進展,神舟系列飛船發射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相繼發射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開發成功千萬億次高效能計算機“天河一號”,運算性能達到世界第一。“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紀錄,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具備3500米水深載人深潛能力的國家。

      數字三:科技成果轉化加快,高技術產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

      2009年,56個國家高新區工業增加值1.54萬億元,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0%。國家高新區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5%,接近先進國家的水平。

      “十一五”時期,高技術產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2009年達到6萬億元。2009年我國技術交易市場規模達到3039億元,是2005年的兩倍。

      “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工藝”“油氣田安全高效開采技術”“京滬高速軌道列車”等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為鋼鐵、石化、交通等重點產業提供了技術支撐。

      發光二極管照明、光伏發電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技術支撐。目前,新能源汽車已在25個城市的公務用車和公共服務用車領域進行推廣應用示范。21個城市開展了半導體照明試點,節電超過1.64億千瓦時。

      產學研結合日漸緊密,企業支出占全社會研發支出逾70%

      2009年,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95%、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50%、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的35%以上項目由企業牽頭實施。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中,68%的項目由企業牽頭或參與完成。

      2009年,中央級轉制院所獲得國家財政縱向科技經費71億元,來自市場的橫向科技性收入為233億元。許多研究型大學接受來自企業委托的橫向科技經費占經費總額一半以上。

      通過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我國組建了汽車輕量化、數控機床高速精密化、半導體照明、雜交水稻等56個聯盟。集聚了1100多家行業龍頭企業、重點大學和科研機構,參與聯盟企業2009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7萬億元。

      外資研發機構技術交易額占我國全部技術市場交易的25%

      截至2009年,我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積極參與了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伽利略計劃、國際對地觀測等國際大科學工程。

      我國目前有3300多個外資研發機構。2009年,外資研發機構產生的技術交易額,占我國全部技術市場交易的25%。世界500強中有346家已在我國建立研發中心。

      2010年,中美就化石能源合作續約,完成了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項目招標,正式啟動聯合研究工作。

    相關文章

    任正非:華為每年投入三五十億美元研究“無用科學”

    9月19日,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CPC)基金會在其官網發布了華為創始人、董事長任正非近期與ICPC基金會及教練、金牌獲得者的談話紀要。談話活動中,會談代表就等問題與任正非進行現場問答。在回答“華......

    采購國產儀器設備全額退稅國產儀器將迎來采購熱潮

    大批企業機構優先采購國產設備近日,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3部門發布《關于研發機構采購設備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明確:為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促進科技進步,繼續對內資研發機......

    新型研發機構一體化創新服務平臺發布

    8月30日,“科創中國”企業家論壇在廣東深圳舉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現場推出新型研發機構一體化創新服務平臺。新型研發機構一體化創新服務平臺圍繞新型研發機構的理論體系、數......

    1.3億科研經費打水漂?科技投入的賬不能這樣算

    近日有媒體報道,某省區一高校獲1.31億元科研經費,但科研成果轉化率為零。這則新聞引發了熱議,人們本能地猜測,該省區科技界是否處于尸位素餐或“躺平”狀態,白白浪費了科研基金?甚至會進行更廣泛的猜想——......

    加強基礎研究是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必由之路

    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當前,國際競爭和外部遏制打壓形勢嚴峻,歸根到底是科技競爭、是基礎研究之爭。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并提出了建設世界......

    中央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推進科技儀器設備國產化

    ——中央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推進科技儀器設備國產化,重點關注高價值、低國產率的科學儀器方向近日,求是網發布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加強基礎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文章強調,“加強基礎研究,......

    加強基礎研究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丨新思想引領新征程丨新聞聯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76.shtm......

    把握好基礎研究中的“0”和“1”

    基礎研究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根基,我們現在面臨的一些“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沒跟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還沒搞清楚。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逐漸深入,基礎研究的內涵越發豐富,開展方式......

    山西省基礎研究計劃第二批項目申報指南公布

    關于組織申報山西省基礎研究計劃(自由探索類)2023年度第二批項目的通知各市科技局,省直有關部門,省轉型綜改示范區,各有關單位: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開創全省高質量發展和現......

    安徽省基礎研究領域專家評審委員會名單

    關于安徽省基礎研究領域專家評審委員會名單的公示各有關單位、各位專家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參照《關于印發〈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皖科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