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4-22 14:14 原文鏈接: 科普:體檢檢出“腫瘤標志物”意味什么?

      腫瘤標志物又稱腫瘤標記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并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監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腫瘤標志物存在于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泄物中,能夠用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檢測到。

      腫瘤標志物的來源

      腫瘤標志物的來源主要分為四類,即腫瘤細胞的代謝產物、分化紊亂的細胞基因產物、腫瘤細胞壞死崩解釋放進入血液循環的物質、腫瘤宿主細胞的細胞反應性產物。

      ①腫瘤細胞的代謝產物,如:糖酵解產物、組織多肽抗原、核酸分解產物。

      ②分化紊亂的細胞基因產物,如:異位的ACTH片段,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胎兒同工酶。

      ③腫瘤細胞壞死崩解釋放進入血液循環的物質,主要是某些細胞骨架蛋白成分,如細胞角質素片段抗原21-1 (Cyfra21-1),多胺類物質。

      ④腫瘤宿主細胞的細胞反應性產物,如:VCA-IgA、EA-IgA。

      常用腫瘤標志物項目

      1、EB病毒殼抗原VCA/IgA抗體和早期抗原EA/IgA抗體

      主要針對早期發現鼻咽癌,抽血檢查。鼻咽癌有“廣東癌”之稱,在廣東籍人群中發病率較高,檢查EB病毒殼抗原VCA/IgA抗體和早期抗原EA/IgA抗體,可以早期發現80%的鼻咽癌,并在鼻咽癌被確診前4-46個月顯示陽性反應,具有很好的預警作用。

      2、人乳頭狀病毒(HPV)

      主要針對早期發現宮頸癌,取宮頸分泌物檢查。人乳頭狀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主要原因。檢測HPV高危型(HPV16,18)是目前 篩查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一種手段。有統計,99.7%的宮頸癌患者HPV呈陽性。體檢如發現HPV陽性,應進行抗病毒預防和定期細胞病理學檢查。

      3、甲胎蛋白AFP

      主要針對早期發現肝癌,抽血檢查。慢性乙型病毒性(HBV)肝炎和慢性丙型病毒性(HCV)肝炎者患肝癌的危險度遠高于非攜帶者。此類高危人群定期做甲 胎蛋白AFP檢測,可早期發現60%-70%的肝癌。為避免甲胎蛋白陰性肝細胞癌的漏檢,宜考慮增加穿刺細胞學、影像學和其他腫瘤標志物配合檢測。

      4、糖鏈抗原CA125

      主要針對早期發現卵巢癌,抽血檢查,可發現50%-60%的卵巢癌。

      5、癌胚抗原CEA

      主要針對肺癌和胃腸癌,抽血檢查。可發現70%-80%的肺癌和胃腸癌。

      有癌細胞≠患癌

      經常有體檢者拿著腫瘤標志物檢查結果咨詢業內人士:“我的腫瘤標志物檢查數值為何不是‘零’?是不是說明我體內有癌呢?”。

      事實上,我們人體每天 大約產生一萬個癌細胞,所以幾乎所有的腫瘤標志物檢查結果都不會是“零”,有一個正常范圍,只要數值在正常范圍內就是正常的。體內有癌細胞,不意味著就會 得癌。由于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夠及時地將癌細胞吞噬,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

      5種人可做腫瘤標志物篩查

      40歲以上健康人群;

      身體出現了“癌癥信號”者;

      嚴重污染廠礦企業的從業者;

      長期接觸致癌物質人群;

      癌癥高發區或有癌癥家族史的人群。

      編輯補充:

      腫瘤標志物非常之多,單個標記物的敏感性或特異性往往偏低,不能滿足臨床要求,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提倡一次同時測定多種標志物,以提高敏感性和特異性;腫瘤標志物不是腫瘤診斷的惟一依據,臨床上需結合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等其他手段綜合考慮。腫瘤確診一定要有組織或細胞病理學的診斷依據。因患者個體差異、患者具體臨床情況等因素,腫瘤標志物的分析要結合臨床情況,從多個角度比較,才能得出客觀真實的結論。

    相關文章

    仿生納米粒子,特異性干擾腫瘤代謝

    營養貪婪是腫瘤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然而,營養剝奪產生的臨床益處有限。戈謝病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紊亂,細胞產生膽固醇-葡萄糖苷,膽固醇-葡萄糖苷在溶酶體中積累,導致細胞損傷。2024年5月13日,南京大學胡一......

    《細胞》:新研究揭示不對稱性是如何造就生命的

    受精卵在最初階段所分裂出的兩個細胞對發育的作用并不相同,它們分別形成了胎兒以及為胎兒提供營養的組織。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提高體外受精(IVF)的成功率。生命是不對稱的。雖然人類的五官和四肢看起來大致對稱......

    近90%患者腫瘤縮小!創新細胞療法2/3期試驗即將啟動

    今日,Immatics公司在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上公布其在研T細胞受體T細胞(TCR-T)療法IMA203用以治療經治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最新數據。分析顯示,87%的患者實現腫瘤縮小,患者的......

    早篩新技術,可“透視”人體內早期腫瘤細胞

    上海交通大學合肥腫瘤早篩創新技術研究院(腫瘤早篩技術迎來新突破。今年4月,該院研究團隊關于“數字膠體增強拉曼光譜定量技術”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上發布,將應用于腫瘤早篩,有望在合肥率......

    中國首部細胞外囊泡英文書籍全球首發

    近日,由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教授王前和南方醫院教授鄭磊擔任主編的中國首部細胞外囊泡英文書籍ExtracellularVesicles:fromBenchtoBedside(《細胞外囊泡——基礎研究與臨......

    研究發現CARM高效再生技術可用于腫瘤治療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教授程濤、沈俊、王建祥團隊及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李昕團隊合作圍繞“效率”和“藥效”,開發了人多能干細胞(hPSC)定向嵌合抗原受體巨噬細胞(C......

    Nature丨團隊合作解析雄激素調控性別差異的分子細胞基礎

    哺乳動物復雜性狀的性別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與雄激素密切相關。然而,性別差異的分子和細胞特征及其雄激素的調節仍然缺乏。 2024年4月10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分子細胞卓越......

    他們在“無人問津”的小島培育出舉世矚目的克隆猴

    中國最有名的猴子,除了孫悟空外,大概就是“中中”“華華”了。2018年初,這兩只小猴睜著懵懂的大眼睛,登上國際期刊《細胞》封面,成了舉世矚目的大明星。作為全球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它們的誕生開啟了實驗動物......

    研究多年,只為“挖一口深井”

    “趕巧了,實際上這兩項工作我們‘磨’了很多年了。”近日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提及一個月內在《細胞》和《自然》連發論文,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張余一語道出科研背后的艱辛。過去十幾年......

    醫藥狂掀漲停!細胞免疫治療基因檢測等概念走高

    大家好!來一起關注上午的市場行情及最新資訊~5月8日,A股市場小幅低開后震蕩下行,截至上午10時56分,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跌幅有所擴大。行業板塊上,上午醫藥、農業、銀行等板塊表現居前,煤炭股盤中走高;......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