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金額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年度報告所統計的高校院所(不同年度數據對應的高校院所數不同),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和技術開發、咨詢、服務6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總合同金額由2019年的1085.9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054.4億元。
自2018年起,在科技部和財政部的指導下,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聯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每年持續發布《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下文簡稱《年度報告》),對全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以期讓有關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了解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總體進展情況,更好的營造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在9月9日舉辦的“浦江創新論壇”上,《年度報告2023》和《年度報告2024》正式發布。
《年度報告》。
報告數據顯示,我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始終保持高昂的創新創業熱情,不斷攻堅克難,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成效屢創新高。
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金額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年度報告所統計的高校院所(不同年度數據對應的高校院所數不同),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和技術開發、咨詢、服務6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總合同金額由2019年的1085.9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054.4億元,當年到賬金額由2020年(2020年之前沒有統計技術開發、咨詢、服務方式的到賬金額)的811.7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352.7億元。高校院所實施的轉化項目數量也較快增長,以6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總合同項數由2019年的43.3萬項增長到2023年的64.0萬項。
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總合同金額和項數。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高校院所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建設和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培養,是進一步改革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的重要內容。截至2023年底,1038家高校院所成立了適合自身特點的技術轉移機構;高校院所專職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人員為17881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趨向專業化。
高校院所與企業產學研合作是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截至2023年底,高校院所與企業共建研發機構、轉移機構和轉化服務平臺數量達到19574家。這些機構和平臺不斷吸納聚合各方資源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在促進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對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轉化領域方向看,高校院所以轉讓、許可和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的科技成果集中在“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和“農、林、牧、漁業”領域,占3種方式2023年總合同金額的73.7%。從轉化區域看,約60%的科技成果通過轉讓、許可和作價投資方式實現本地轉化,為促進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作者:江慶齡 來源:科學網
2024年第6批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公示依據《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辦法》(滬科規〔2020〕8號)等文件精神,現將2024年第6批擬認定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
關于2024年第5批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的公告各有關單位: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根據《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辦法》(滬科規〔2020〕8號)要求,經受理審核、專家......
11月26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公布了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科學儀器和化學試劑擬立項項目名單。本次公示的項目覆蓋了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科學儀器和化學試劑等多......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融合點”行動北京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國科科儀控股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冷凍雙束電鏡光電關聯成像系統舉行了首發儀式。“中國科學院在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
關于發布2025年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計劃(科技支撐東北振興)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內科資字〔2024〕67號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科技局,滿洲里市工信和科技局,二連浩特市教育科技局......
11月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11月16日—18日在粵港澳三地將同步舉辦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院長孫龍濤表示,中國科學院加快......
“我們公司有大量的檢測需求,希望能夠得到設備支持。”“我們平臺可以提供‘一站式’的中試服務,歡迎大家與我聯系。”……10月23日下午,電子科技大學的分析測試中心內一派火熱景象,正在進行的中試鏈接橋——......
日前,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與神經與腫瘤藥物研發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全重”)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共建“惡性腫瘤精準醫學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該合作也標志著河北大學附屬醫院在惡性腫瘤新靶點新機......
8月10日,由海南大學、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共同主辦的“2024世界生命科學大會”第三次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楊維才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
10月15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以下簡稱“規劃”)。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引起了業內的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