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十年代,新加坡也曾面臨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但政府通過立法、城市規劃、市場運作、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信息公開、環保教育等一系列措施,至九十年代,終于使國家經濟和環境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建成了環境優美的花園城市
憂患意識
強烈的危機感與憂患意識是新加坡環境保護的主要動力。政府作為表率,首先樹立了環境保護意識,進而通過健全的法律、到位的管理和全民宣傳,對工業化的環境后遺癥進行補救。環境保護成為新加坡人的共同理念,政府的環境危機感逐漸演變成全民共同的憂患意識。在各個領域的建設發展過程中,新加坡政府首先考慮的是環境保護,包括在引進外資時,也實行嚴格的環保準入制度。
新加坡政府還特別重視環保教育。學校教育方面,將環保教育列為學校課程的一部分,鼓勵每所學校至少成立一個環境保護俱樂部,培養環境保護大使。社會生活方面,新加坡政府鼓勵人人參與環境保護活動,自1990年以來,每年都開展“清潔綠化周”活動,推動企業、學校和社會團體參與環境保護。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政府把新生水廠、垃圾無害化填埋人工島等環境工程作為環保教育基地,要求各機構組織員工、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參觀,現場接受環保教育,一舉多得。
立法先行
新加坡政府實施環境保護工作是立法先行。從60年代開始,新加坡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條例和標準,并不斷完善,以控制工業污染。如從1980年起,發電廠、煉油廠等主要空氣污染源只準使用硫磺含量不超過2%的液態油發電。對于排放空氣污染物的工業企業,要求其必須安裝特別設備以確保排放的氣體符合國家標準。新加坡政府的環境保護立法,在理念上并無特別之處,在結構上也是宏觀的法律輔以具體的法規,但其最大優點是法規條文內容詳盡、權責清晰、處罰透明,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
在執法方面,新加坡政府實行的是預防、執法、監督、教育為一體的系統模式。從規劃管制入手,在土地規劃、工業項目的合理選址、發展與建筑等方面實行管制,對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嚴格執法,定期監測地面空氣質量、監控道路上排放污染氣體的車輛、評估管制措施的效率。
新加坡政府的嚴格程度舉世聞名,如對信手涂鴉等惡意破壞環境的行為,甚至規定了嚴酷的鞭刑。對于一些破壞公共環境者,法律規定讓他們穿上印有“垃圾蟲”字樣的黃色夾克去掃馬路,使受罰者深受其辱,產生畏懼心理,降低了再犯可能性。
環保優先
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合理的城市規劃是其防治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這對我國大氣污染嚴重的北京、石家莊、蘭州等城市極具借鑒意義。
新加坡的規劃體系包括概念規劃、總體規劃、城市設計等方面。其中總體規劃為法定文件,需經政府制定和國會批準,規劃期為10至15年,每五年調整一次。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新加坡政府要求按照“可持續新加坡”目標的要求,充分體現“環保優先”的理念,把全國分為若干個區,優先規劃綠地和集水區,以生態建設和水資源保護為龍頭,最小化經濟發展對環境的破壞。
新加坡對國土的每個具體區域均進行了環境功能區劃,頒布了詳細的環境質量標準體系,并對工業類項目設立了嚴格的排放標注。政府要求工業發展規劃必須同環境規劃緊密銜接,必須發展集約型工業,建立獨立的工業區,并與住宅區之間設立足夠的緩沖帶,同時利用緩沖帶增加綠化率。工業區應在下風向并遠離原有的生態系統,由于新加坡主導風向是東北風,因此其工業區基本規劃在西南區域。
市場運作
有效的政企合作和市場化運作模式是保證新加坡良好空氣質量的重要手段。新加坡的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由政府統一組織、統一規劃、統一實施,但在實施過程中,是通過公共機構和私人企業界緊密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來實現的。由政府提供新的環境基礎設施和私人企業界提供服務是當前較為普遍的做法。
減少排放
機動車排放的污染氣體是城市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因而新加坡特別重視減少機動車的污染排放。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推廣環保車、制定氣體排放標準以及燃油質量標準、加強機動車維修保養、舊車強制檢查等。
雖然新加坡目前的空氣質量已達到國際標準,之前的黑煙問題也逐步改善,但空氣中的兩大污染體二氧化硫及懸浮顆粒都有增加的趨勢。為此,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廣環保車,同時利用天然氣來發電,如在新加坡大士南建造兩座高效能天然氣發電廠。
燃油質量標準由環保部制定,1999年新加坡完全禁止使用含鉛汽油,禁止任何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排放可見氣體或煙霧。與此同時,法律特別要求機動車的所有者執行各項措施確保每輛車遵守制定的標準,包括實行常規保養與維修,并保持完整、準確的記錄。
為確保車輛的良好狀態,新加坡于1981年就建立了舊車強制檢查制度,所有車輛在3年使用期滿之前必須到指定的檢測中心接受檢查,此后的檢測頻率依車輛類型而異。檢測中心對車輛的檢測要確保每一部分都能正常運行,同時還要檢驗氣體排放水平。通過檢測的車輛予以頒發執照,并依此支付道路使用稅,未通過檢測的則不能上路行駛。良好的保養維護意味著減少污染以及因機械失靈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信息公開
信息公開對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監督政府履行環保職責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由于化工產業和柴油車輛導致二氧化硫和PM2.5濃度超標,新加坡政府決定在這兩年內逐步收緊車輛和燃油的排放標準,國家環境局從2012年8月24日起,每天三次公布PM2.5濃度。新加坡也是東南亞首個每天公布PM2.5的國家。
近期,江蘇省財政廳與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下發了《關于下達2024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的通知》(蘇財資環[2024]56號),泰興市2家企業獲2024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合計1841萬元。據了......
為全面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8月6至7日,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陳明輝一行到通化市開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督導幫扶。 督導組通過“到現場、找問題、細研判、出良策”的方式,先后到通化市柳河......
一、項目基本情況采購計劃編號:2024NCZ(YC)002025項目編號:D6401-20240606000005項目名稱:銀川市工業園區移動監測能力建設項目預算金額(元):6370000.00最高限......
關于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防治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23年度公開項目正式申報書填報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防治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
近日,生態環境部相繼印發《固體廢物分類與代碼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發布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目錄》的印發,標志著我國首次對固體廢物的種類進行細化,并對代碼進行統......
為認真謀劃一批成熟度高、減排效益明顯的項目申報入庫,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現征集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項目,項目謀劃儲備的方向重點已明確!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征集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項目的通知為做......
為認真謀劃一批成熟度高、減排效益明顯的項目申報入庫,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現征集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項目,項目謀劃儲備的方向重點已明確!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征集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項目的通知為做......
2018年,當團隊成員徐鵬提出計算全球農田施肥氨排放的想法時,數據和計算方法的巨大挑戰橫亙眼前,鄭一的內心并無太大把握。“先邁第一步,否則沒有任何希望!”鄭一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帶領團隊從繁瑣的數據收集......
除了企業排污、汽車尾氣等因素之外,還會有哪些行為影響到大氣環境質量?在大多數人看來,秸稈焚燒可以算一個,或者南方一些地區的熏制臘肉或臘腸也可能會產生影響。但是要把“面條加工”和大氣污染掛起鉤來,并因此......
今天(28日)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元旦期間健康提示有關情況。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彭質斌介紹,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流行,病毒還在不斷變異。近期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