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252.shtm
中島展柜里展示的1963年核物理學家朱光亞的手書。從中可以感受到中國科學家精神的深沉力量和雋永魅力。攝影/陳林溪
“加強組織,‘壯大隊伍’,是毫無問題要予以實現的。關鍵問題在于增加一批技術骨干。報告中提出的增加技術骨干10~11名的要求是合理的。即加速器(高壓倍加器、靜電加速器)工程2名,實驗核物理3~4名,堆物理2名……”
在9月15日于北京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行的“筆鑒丹心——手稿中的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覽上,核物理學家、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組織領導者朱光亞在1963年寫的一封信受到參觀者高度關注。
這封信是“兩彈一星精神”的一個載體。1963年,我國原子彈理論方案提交并通過,工作重點轉移到工程設計、加工生產和科學實驗,核武器科技隊伍大部分也已經集中到青海湖畔的221基地。這一年的11月,物理學家胡仁宇就此向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局做了專題匯報,該局局長兼九所所長李覺批示請朱光亞回復。
信中,朱光亞在批復意見里,對596任務(我國第一顆原子彈代號)的組織領導、基地建設、人員調配、隊伍建設以及實驗、測試與工程各項任務如何協同、乃至后續遠景規劃都做了詳盡的安排。字里行間體現了愛國、奉獻、求實、協同等科學家精神,也展示了科學家在解決大科學工程問題時的思維方法。
此次展覽從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的幾十萬件資料中,精選100余位科學家的150余件學習筆記、科研手跡、書信手稿等珍貴資料,以序篇、眾心向黨、矢志報國、心系民生、求真探源、揚善塑美、紙短情長、啟航新程八個篇章進行展示。其中100余件是首次與公眾見面。
本次展覽是2022年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宣傳文化部、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科協技術傳播中心承辦,中科海鎂(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老科學家手書。攝影/陳林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604.shtm11月3日,據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最新認證報告顯示,由中國光伏企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602.shtm今天是“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逝世十四周年紀念日。先生離開我們十四年了,他留下的“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601.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理化所)成功研制出百千瓦級自由活塞熱聲斯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600.shtm10月29日,中國科學院第六屆“科學節”暨2023年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科學節”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99.shtm近日,劉徽實驗室揭牌儀式暨首屆數學與應用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記者獲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98.shtm記者獲悉,歷經近兩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重點項目——五指山雨林廣場規劃設計于近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97.shtm10月30~31日,中國科學院老科協第六期高端學術沙龍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96.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95.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9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