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03 21:00 原文鏈接: 第三屆全國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在無錫召開

      10月26日至28日,由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科學院高超聲速科技中心、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全國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在江蘇省無錫市召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共70余人應邀參會。

      中國科學院高超聲速科技中心總師(以下簡稱“高超中心”)張新宇主持開幕式。大會主席、高超中心主任樊菁致開幕詞,并對與會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希望本系列會議繼續保持高學術水平,并為大家提供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年輕人成長。

      本次會議共計錄用62篇學術論文。兩天的會議中,論文作者在高超聲速流動、超聲速燃燒、熱防護技術,以及綜合類研究等方面,報告了高超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報告內容具體、實在。每個報告都有與現場人員交流、互動的環節,大家的提問、討論熱烈。與會代表普遍反映,本屆會議報告的學術水平較高、針對性強,會議交流內容代表了國內高超聲速技術的發展水平,起到了促進學科發展的作用,達到了交流的目的,同時也對本次大會的組織籌辦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為我國從事高超聲速理論研究和實踐的學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學習的機會,展示了我國高超聲速理論及其測試、運用方面的新理論、新方法與新技術,對高超聲速領域基本理論的研究和應用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10月26日晚,大會組委會召開會議,總結本屆會議相關工作,展望未來發展方向,對今后會議的定位、規模、層次等問題進行了討論。組委會成員各抒己見,大家希望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擴大會議覆蓋面,提升會議影響力,為推動我國高超領域工作的發展做出貢獻。

      此次會議沿用了前兩屆論文管理模式,由中國力學學會統一編號,便于管理和檢索。此外,為方便大家進行學術交流,了解高超領域最新動態,大會網站將及時發布相關信息、提供論文下載,歡迎關注高超中心網站,網址為www.hrccas.com

    相關文章

    中國科學院40+家機構270多項成果亮相高交會

    “通過頭顯和手柄操控人形機器人動作,感覺像體驗科幻片《環太平洋》里的機甲戰士!”深圳某制造企業負責人劉先生在中國科學院展區體驗了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的“工業具身智造底座”設備后,一臉興奮。11月14日,第......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技術進步助推生產力發展

    在國新辦1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朱俊強表示,空間科學就是對人類認知極限的一種延伸。對這種未知元素的探索,會帶動各種探測手段的進步,比如對傳感器、精密的光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又一位院士接任校長!

    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消息,2024年10月11日15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東校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召開全校教師干部大會。會議宣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央候補委員常進院士(844校友)履新接任中國科......

    沈陽自動化所微型驅動器研究取得新進展

    得益于微小的尺寸,微型機器人及驅動器在醫療應用領域具有無創安全的優點,應用前景較大。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和香港城市大學展開合作,制造,相關研究結果以卷首封面(Frontispiece)發表......

    中國科學院院士、廈大原校長田昭武辭世,享年98歲

    著名物理化學家、教育家,我國現代電化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廈門大學原校長田昭武教授,于2024年10月1日22時50分在廈門安詳辭世,享年98歲。1......

    廈門大學原校長田昭武院士辭世

    據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訃告,著名物理化學家、教育家,我國現代電化學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廈門大學原校長田昭武教授,于2024年10月1......

    溫度升高對氣相和氣溶膠相化學影響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偉偉團隊針對當下世界主流商業化用于探究大氣二次生成的氧化流動管(potentialaerosolmass-oxidationflowreactor,PAM-OFR)......

    太空實驗室,求索天地間

    文丨《中國科學報》記者倪思潔高雅麗“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嗎?”“就在我頭頂。”2023年9月21日,在“天宮課堂”第四課上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桂海潮指著身邊的超冷原子物理實驗柜說與此同時中國科學......

    專家研討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項目

    9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主持召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項目(C類)《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建議研討會。會議現場。......

    深入腹地青藏高原二次科考創造多個“第一”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牽頭,聯合蘭州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科研單位,在青藏高原腹地進行的綜合地質地理科學考察活動圓滿結束,進入了后期的總結研究階段。本次科考作為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的重要組成部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