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至29日,為期兩天的第二屆國際腦科學前沿與產業大會以線上方式在深圳圓滿舉行。大會以“腦科學賦能腦產業,四新巨輪駛向未來”為主題,圍繞腦科學、腦技術、腦智能、腦疾病、腦健康、腦康復、大腦認知教育等領域,邀請國內外頂級專家聚焦領域前沿,深入探討腦科學學術與產業發展的趨勢和機遇,面對“萬億規模的藍海”掀起一場高端的“頭腦風暴”。
據悉,本次大會設置了1個主論壇和16個平行論壇,邀請了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來自美洲、歐洲、東南亞和我國的108位海內外嘉賓,報告總時長將近60小時,凸顯了此次大會的國際化特色。兩天線上直播觀看人次累計超過810萬。
據了解,本次大會參考全球規模最大的神經科學會議(美國神經科學學會SFN年會)的形式,設置1個主論壇和16個平行論壇。在去年10月全國首屆腦與健康科技產業大會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召開后,為繼續擴大腦科學與生命健康的學術和產業影響力,本屆大會結合國內外實際情況,對大會的內容和形式進行了全面升級,今后大會也將作為年度品牌會議持續舉辦。
深理工籌備辦主任、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深圳先進院圍繞“國家腦計劃”的戰略布局,近年來在腦科學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創成果。深港深度合作是深圳先進院腦科學研究的一大特色,自2013年起,深圳先進院腦科學團隊就和香港科技大學葉玉如院士團隊合作,共同致力于神經發育和可塑性、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領域的研究。希望本次大會能促進各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攜手合作,凝聚共識,交流思想,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據悉,本屆大會大咖云集,匯聚了國內外腦科學領域行業翹楚,吸引了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國內外頂尖專家共話未來。
在28日上午大會開幕式的特邀論壇上,邀請了2014年諾獎得主,來自挪威科技大學的Edvard Moser和美國MIT麥戈文腦研究所的美國科學院院士Robert Desimone作報告,他們圍繞大腦的導航系統、注意力與工作記憶等話題介紹了最新的前沿進展。同日下午,1991年諾獎得主,來自德國馬普研究所的Erwin Neher給大會送來了祝福,并以神經可塑性在腦疾病發病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做主題演講。
29日的特邀報告環節,邀請到了2013年諾獎得主,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Thomas Südhof 講授了阿爾茨海默癥的細胞生物學原理,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馮國平介紹孤獨癥的最新基因與神經環路治療策略。
與此同時,十六個平行論壇則分別聚焦靈長類功能生理學、神經與再生醫學、腦疾病模型與轉化醫學、神經可塑性與腦功能異常、重大腦疾病分子機制與干預策略、學習記憶研究的前沿與產業探索、罕見病基因治療新策略、生命健康與未來教育產業、認知障礙早期篩查與干預技術、腦圖譜繪制技術及應用、細胞治療與神經再生技術 、空間組學技術及產業應用、腦機融合智能前沿技術、前沿交叉神經調控技術研發 、“腦-臟器”調控技術的應用探索、跨物種攻關發育性腦疾病等領域,圍繞腦科學與類腦智能領域的學術和產業互動展開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討,思維碰撞激烈,研討氣氛活躍。
此外,今年的大會也同樣吸引了紅杉資本、復星創富、華興資本、深圳天使母基金、紀源資本(GGV)、飛仕伯樂(Fishburners)等近百家國內外資本的參與和關注。
12月28日至29日,為期兩天的第二屆國際腦科學前沿與產業大會以線上方式在深圳圓滿舉行。大會以“腦科學賦能腦產業,四新巨輪駛向未來”為主題,圍繞腦科學、腦技術、腦智能、腦疾病、腦健康、腦康復、大腦認知......
又是一年購物節,大家下完單后是不是都對快遞翹首以待?拆快遞讓人感覺快樂“拆快遞就像挖寶藏一樣,有一種對未知的期待,非常興奮”,“每次拿到快遞,走到半路就迫不及待把它拆了”……這些,是不是你的真實寫照?......
幾個小時的冥想苦思往往讓人感到精神疲憊,這是為什么呢?近日,法國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長時間注意力集中會導致谷氨酸在大腦前部區域積聚,而谷氨酸過量會使進一步的腦力工作變得困難。相關研究結果8月11......
日前,國內首個由新型研發機構申請的、專注于腦科學研究的生物樣本庫——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簡稱北京腦科學中心)生物樣本庫順利通過中國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據悉,該樣本庫集人類遺傳資源樣本保......
“作為交叉學科又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已然成為國際重要前沿科學領域,需要國內外頂級資源通力合作,共同面對和解決該領域的重大挑戰和難點問題。”最近,在由劍橋大學、南京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共同......
最近,一款治療惡性腦瘤的在研設備獲得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資格認定。過去治療腦內的腫瘤,思路是設法把藥物送進去,而這款被稱為“腫瘤單軌”的器械別出心裁,竟然可以把腦中作惡的腫瘤細胞“騙”出來,在......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月1日報道,這種植入裝置能監聽腦電波,并通過個性化的電刺激對正在出現的癲癇作出反應,專家們希望這能減少發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報道稱,該裝置尚未進行人體試驗,需要在數輪試驗中證明......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月1日報道,這種植入裝置能監聽腦電波,并通過個性化的電刺激對正在出現的癲癇作出反應,專家們希望這能減少發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報道稱,該裝置尚未進行人體試驗,需要在數輪試驗中證明......
免疫療法已被證明對許多癌癥有效,但是腦腫瘤仍然負隅頑抗。現在,一項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內科和外科醫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發表在《NatureMedicine》的新研究表明,免疫療法可能對一種生長緩慢的腦......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運用先進成像技術,首次繪制出小鼠下丘腦的細胞圖,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揭示腦細胞與生物行為之間的關聯。下丘腦是調節內臟活動和內分泌活動的高級神經中樞,與進食、睡眠、情緒反應和生育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