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2-10 22:44 原文鏈接: 第六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召開

    會議現場。(會務組供圖)

     

    12月9日,第六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CIODC)暨“一帶一路”器官捐獻與移植國際合作發展論壇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本屆大會以“推進器官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為主題,以國際化開放、多維度共享世界器官捐獻與移植經驗,落實2019年“‘一帶一路’器官捐獻與移植合作發展昆明共識”精神,推進“一帶一路”國家器官移植深度交流與廣泛合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會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等領導出席會議,來自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移植協會等10余家國際移植行業組織40余位代表及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領域的多位院士、專家線上參會會議。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器官捐獻的改革是醫療衛生領域中的一次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改革。

    他強調,目前我國的器官移植數量和質量、移植器官類型、移植臨床及研究能力均居于世界前列,但需不斷地實踐總結、多向國際移植界學習,發揮移植醫務人員的原動力作用,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以不可爭辯的符合世界醫學倫理準則的方式站在世界移植的舞臺中央。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指出,各級衛生健康部門和紅十字會團結協作,形成了科學公正、遵循倫理、符合國情和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格局,實現了器官移植管理向法制化、規范化的轉變和器官來源的根本性轉型。

    他表示,我國將繼續在世界衛生組織框架下與各國分享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經驗,為世界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王平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探索出了一條既遵循世界衛生組織指導原則又符合中國國情和文化、由紅十字會參與、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人體器官捐獻之路。

    世界衛生組織器官、組織、細胞移植顧問Efstratios Chatzixiros博士指出,近些年來,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公平性、透明性不斷提高,世界衛生組織愿意為中國器官捐獻和移植領域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表示,我國已經建立了五大器官捐獻與移植體系,她表示,我國器官移植事業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下一步將圍繞人民群眾對移植服務的需求與人體器官移植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個主要矛盾,推動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作了題為《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彰顯社會文明進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發展之路》的主旨報告。

    據悉,截至2022年10月底,我國已累計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4.25萬例,捐獻大器官突破12.63萬個。2022年1月-10月,全國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4746例,捐獻器官數量15233個。

    本次發布上線了“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培訓網站”,未來,該網站可實現培訓工作信息化管理及數據統計分析,為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監管、器官移植醫師培訓基地管理、參培學員自我學習管理提供便捷的工具。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2個醫療機構成為器官移植醫師培訓基地,隨著人民對器官移植醫療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培訓基地在器官移植人才儲備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大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指導,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辦,西班牙DTI基金會、中東器官移植協會(MESOT)聯合主辦,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國際器官捐獻與獲取協會等支持。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