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醫學研究所始建于1986年,由國家環境保護局與原同濟醫科大學協議共同建設,2002年11月成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設立的“環境與健康”部級重點實驗室的負責單位,同時是我校國家級重點學科點“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以及教育部“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有教師19人,其中正教授7人,副教授7人,講師5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13人;楚天學者一位,3位教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
招收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衛生檢驗檢疫學2個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同時承擔衛生檢驗檢疫方向本科生的教學任務。
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污染與健康危害風險評價和預警、環境醫學監測新技術。
2007年-2011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中華醫學科技獎5項。
承擔的國家科研項目每年10余項,來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海外合作、面上、青年項目)、863、97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公益性行業專項等,年均科研經費500萬元以上,與美國、瑞典、澳大利亞、德國等專業機構進行人員交流與項目合作。
年均發表SCI論文10篇以上。
近年來主編的國家級教材、專著有《環境醫學概論》、《環境健康科學》、《衛生檢驗檢疫》、《衛生理化檢驗與微生物檢驗》、《環境微生物學》、《現代衛生檢驗》等。
院長郵箱:wut@mails.tjmu.edu.cn
書記郵箱:qschen@mail.hust.edu.cn
學院辦公室、黨總支辦公室:83692701
本科生教學工作:83692757
本科生學生工作:83692705
研究生工作:83692341
科研工作:83692333
MPH咨詢:83692341
8月23日至26日,第54屆亞太先進網絡學會(APAN)學術會議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此次會議由清華大學主辦,泉城省實驗室承辦,以“新時期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互聯網及其應用協作研究和協同發展”為主題,來自亞......
主辦單位: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多相流測試專業委員會承辦單位:中國計量大學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多相流測試專業委員會第 13 屆年會——2022年中國多相流測試學術年暫定于 2022......
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作風學風建設,促進科技領域學術會議繁榮發展和規范管理,推動學術會議質量提升,服務學術高端引領,中國科協開展了《重要學術會議指南(2022)》......
每一年,全球科學家們在組織和參加會議上的花費竟高達數百億美元。每個科研人員,一生中都有大量時間花在開會和去開會的路上。這些錢和時間花得值嗎?美國西北大學最新的一項研究回答:值。而且,對那些在會議上表現......
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開展重要學術會議指南(2022)有關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中國化學會擬推薦生物醫藥色譜質譜技術交流會等5個重要學術會議,詳情如下所示:化學技術......
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營造奮勇爭先的科技創新氛圍,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持續打造同行認可的高水平學術......
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以及中國光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22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22年光譜年會”將于2022年11月11-14日在云南昆明召開,會議由云南師范大學承辦。本次大會是我國......
12月23日,山西大學先進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院成立儀式在會議中心第二會議室舉行。北京大學電子學系主任彭練矛院士,省教育廳副廳長馬駿,校長黃桂田,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天才,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牛智川......
5月21日,《重要學術會議指南(2021)》(以下簡稱指南)上線。根據近三年的會議情況,《指南》總結了2021年的會議特點:會議日期:春秋天里會最多2021年已確定舉辦時間的會議,其召開時間呈現雙峰態......
5月21日《重要學術會議指南(2021)》正式上線發布。同時,“重要學術會議指南”(TopAcademicConference,TAC)標識正式啟用,入選的707場會議成為首批授權使用該標識的學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