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在福州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出席年會開幕式并作重要講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致開幕詞,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做報告,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春蘭,省長黃小晶,以及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領導,解放軍有關領導出席大會開幕式。來自海內外代表以及100多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共5000余人參加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鄧楠主持。
開幕式現場
王兆國在講話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內在要求,是搶占制高點、爭創新優勢的必由之路,是應對國際經濟形勢深刻變化的必然選擇。要深刻認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第一生產力作用,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中心環節,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之上;大力普及科學技術,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在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基礎之上;用好用活創新人才,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在充分發揮人才優勢的基礎之上。
韓啟德在致辭中強調,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切實肩負起光榮的使命,既要貢獻智慧,進行創造性科研實踐,又要開啟民智,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公民科學素質,要充分發揮科學共同體的作用,圍繞社會熱點、焦點問題開展科普宣傳工作,幫助公眾用科學的精神和態度來看問題,用科學的方法和知識來分析問題。
孫春蘭在歡迎辭中首先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年會的院士專家以及海內外科技界人士表示衷心歡迎。她說,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努力提高創新能力,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撐,這是“十二五”乃至更長時間我國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事關全局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當前福建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抓住難得機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努力實現“兩個力爭”的目標。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出路在轉變,希望在人才,支撐在科技,核心在創新。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把科技置于“十二五”優先發展的戰略定位,深入實施科技興盛和人才強省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充分發揮福建對臺聯系緊密、閩籍華人華僑眾多、閩港粵合作密切的優勢,進一步促進兩岸三地和國際科技擴大交流,深化合作,互惠共贏。她說,本屆科協年會在福建舉辦,這是我們借力借智、趁勢而上、推動跨越發展的難得機遇,也為我省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學習機會,我們將借舉辦年會之利,廣納真知灼見,廣聚科技資源,廣交各界英才,努力推動更多先進理念、科技成果和領軍人才在福建落地生根,結出碩果,為我們加快轉變、跨越發展提供有利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開幕式上頒發了周光召基金會地質科學獎、應用科學獎和技術創新獎,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求是杰出科學家獎”,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實用工程獎和成果轉化獎。
開幕式后舉行了大會特邀報告會。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作了題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報告。
黃小晶作了題為《讓科技創新引領福建跨越發展》的報告。他說,福建正全力推動跨越發展,科技創新是跨越發展的強大引擎。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科技支撐和創新引領,努力打造人才集聚的寶地、成果轉化的洼地、科技創新的高地。在推進科技創新進程中,福建主要是大力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構建研發協作、資源共享、成果轉化創新平臺,加強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源建設,深入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培養引進創業創新人才,加快提升產業技術含量和結構層次,進一步完善創新機制。福建的科技創新和跨越發展,迫切需要各位院士專家和創新人才的鼎力支持,懇切期望借助專家院士的牽線、推介、指導和支持,最大限度地依靠各類人才和高端智力,借梯登高、借智興業,密切合作、攜手共進,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目標。
獲獎名單
周光召基金會地質科學獎:多吉
周光召基金會應用科學獎:楊銳、益小蘇
周光召基金會技術創新獎:梁捷
求是杰出科學家獎:沈平平、蒲慕明、施一公
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實用工程獎:王廣東、王秋菊、馮廣斌、盧凱、盧曉亭、劉東岳、張衛、張華、時家明、汪德武、周鋼橋、陳爽、錢保岐、曹凱、彭述明
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王東臨、汪清民、趙玉剛、徐科、廖峰
9月2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繼續攀升,從2021年的12位升至全球第11位,在36個中高收入經濟體中位列第一。“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較上年提升1位,與......
9月2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排名繼續攀升,從2021年的全球第12位升至第11位,在36個中高收入經濟體中位列第一。“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較上年提升1位,與2......
近日,山東省科技廳公布2022年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第一批)立項名單,青島市38家企業榜上有名。青島市科技局組織各區市科技主管部門通過走訪調研,摸排符合要求的企業,積極申報科技型中小......
◎本報記者雍黎超長距離的油氣管道、電纜或橋隧大壩等大型工程如果出現結構健康問題,可否在遠端監測室第一時間發現?由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朱濤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光纖多維智能感知技術”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良好的......
8月15日,科技部與財政部聯合發布《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下稱《方案》),推出一系列惠企創新政策,引導支持各類企業將科技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鼓勵創新型城市、國家自創區......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沈春蕾今年7月,有一位80歲的老人再次向河南農業大學(以下簡稱河南農大)捐款300萬元,這筆錢是他所獲河南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的獎金。此次捐款將用于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工作。這位老......
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北科院)舉辦媒體溝通會,北科院城市安全與環境科學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市計算中心有限公司等18家北科院下屬單位和內設機構負責人作報告,向來訪媒體介紹職責定位、......
2022年7月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增謙院士,監督委員會蘇先樾教......
據國自然基金委消息,管理科學部近日召開了國家杰青、優青項目評審會議,會議中提到,評審專家認真聽取了項目申請人的匯報,遴選出了13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22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
2022年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業評審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業評審組名單(匯總)(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