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反流性腎病部分患者腎小球濾過功能可長時間保持穩定其他患者腎功能進行性損害,進入腎功能衰竭。當輸尿管膀胱結合處發育成熟時2/3的反流會消失,所以對于反流患者主要是對感染進行治療防止上尿路受損害同時要注意并處理膀胱下梗阻。抗高血壓治療是反流性腎病治療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持續的高度反流和尿路感染以及同時存在的高血壓是促進腎功能損害發展到終末腎功能衰竭的因素。蛋白尿是腎功能損害最重要的標志。認識到,蛋白尿提示并發的小球病變可在無并發感染和高血壓的情況下或在外科手術糾正反流之后進行性發展。
防治尿路感染
定期排空膀胱最重要的是2次排尿(5min內第2次排尿);長程低劑量抑菌療法治療,最常用每晚睡前排尿后服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復方新諾明)半片連用6個月然后停藥觀察若尿感又復發則重新開始治療療程1~2年對磺胺過敏者可單用甲氧芐啶(甲氧芐氨嘧啶)50~100mg每晚服。亦可用喹諾酮類藥物,如氧氟沙星(氟嗪酸)每晚服0.1g。
防治脫水
應飲入充足水分因為這種病人不能排出濃縮尿,所以,臨床上很易脫水;另因多飲水可降低腎髓質高滲狀態,有利于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