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都是由相應的維生素D原經紫外線照射轉變而來的。維生素D原是環戊烷多氫菲類化合物。維生素D原B環中5,7位為雙鍵,可吸收270~300nm波長的光量子,從而啟動一系列復雜的光化學反應而最終形成維生素D。如果維生素D原為麥角固醇,則光照產物是維生素D2,如果維生素D原是7-脫氫膽固醇,則光照產物是維生素D3。維生素D2又名麥角鈣化醇,主要由植物中合成,酵母,麥角等含量較多。維生素D3又名膽鈣化醇,大多數高等動物的表皮和皮膚組織中都含7-脫氫膽固醇,只要陽光或紫外光照射下經光化學反應可轉化成維生素D3。維生素D3主要存在于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脫脂牛奶、魚肝油、乳酪、堅果和海產品中。兩種維生素D具有同樣的生理作用。人體的維生素主要由人體自身合成和動物性食物中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