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過性 菌血癥(transientbactermia):常發生在病人接受抗生素系統治療且感染的微生物敏感,由條件致病菌引起,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一過性 菌血癥發生于治療初期是由于抗生素的血藥濃度不當,發生于治療晚期是感染部位引流不當或宿主防御功能破壞。常發生于對感染組織(如膿腫、癤、 蜂窩組織炎)的處理、污染粘膜表面的創傷性操作( 牙齒修復、膀胱鏡檢、尿道擴張術及各種插管、引產和 乙狀結腸鏡檢查)和污染區的外科手術(經尿道的 前列腺切除、陰道子宮切除術和 燒傷感染的清創術)。一過性 菌血癥亦可發生在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早期。據文獻報道, 腦膜炎、 肺炎、 化膿性關節炎、 骨髓炎、 腹膜炎、 膽囊炎、 小腸結腸炎、外傷或手術感染均可能引發一過性 菌血癥。
2.持續性 菌血癥(continuousbacteremia)是 感染性心內膜炎、感染性動脈瘤、 血栓性靜脈炎和其他血管內膜感染的主要特征,亦可發生在 傷寒熱和波浪熱的最初幾周。
3.間歇性 菌血癥(intermittentbacteremia)
常發生于 腹腔、 骨盆、腎周、 肝臟、 前列腺及其他部位未能及時引流的膿腫,這些膿腫是不明發熱的常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