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由內毒素、TNF-α和IFN-γ可活化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G-CSF基因全長2.5kb,包括5個外顯子和4個內含子,G-CSF有5個半胱氨酸,Cys 36與Cys42,Cys74與Cys64之間形成兩對二硫鍵,Cys17為不配對半胱氨酸,二硫鍵對于維持G-CSF生物學功能是必須的因素。人和小鼠G-CSF在氨基酸水平上有73%同源性,并具有相互交叉的生物學活性。
G-CSF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細胞系(lineage)造血細胞的增殖、分化和活化。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作用于造血祖細胞,促進其增殖和分化,其重要作用是刺激粒、單核巨噬細胞成熟,促進成熟細胞向外周血釋放,并能促進巨噬細胞及噬酸性細胞的多種功能。
G-CSF臨床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腫瘤放療或化療后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治療骨髓造血機能障礙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預防白細胞減少可能潛在的感染并發癥、以及使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恢復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