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現場 廣東省科技廳 供圖
中新網廣州6月12日電 (王堅王子杰)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12日消息,主題為“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2023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已在廣州舉行。該賽事以“線上+線下”方式,旨在激發公眾的科學興趣和探索熱情,推動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提質增效。
比賽中,選手們通過主題講解和實驗展示助力科普知識形象化、科技成果生活化。講解主題涉及物理、化學、地理等眾多學科,涵蓋“海姆利克急救法”“荔枝品種”“乳牙齲齒”等生活科普,“ChatGPT”“太空天梯”等科技熱點以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天鏈”“數字經濟-東數西算”等國家戰略部署。
“大賽旨在面向全社會選拔優秀科普人才,廣泛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營造良好創新文化氛圍。”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廣東省外國專家局局長勞幟紅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創新科普形式、拓寬宣傳維度、豐富科普內容、建強科普人才隊伍,共同講好廣東“科普故事”。
據了解,該賽事年齡、學歷層次跨度大,行業領域覆蓋面廣,選手報名規模和入賽人員皆創歷史新高。其中,決賽選手年齡小至6歲,大至67歲,包括中小學生、高校師生、醫護人員以及科研人員等。
“對于一個文科生而言,參加這次比賽打通了文科和理科的邊界,提升了我對理科基礎知識的理解。”東莞市第七高級中學的吳俊楓向記者分享,他在決賽中獲中小學生組一等獎。
據悉,該賽事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教育廳和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10名選手獲成人組一等獎;5名選手獲中小學生組一等獎。
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中國科協、教育部日前聯合印發通知,共同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旨在構建開放協同工作模式,將科學家精神從抽象符號轉化為生動的科學家故事,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
7月1日,由廣州市科協主辦的廣州科普開放日系列活動之2023年廣州科普游正式啟動,首期活動共有49家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科普基地等單位向市民免費開放,超過2萬名市民報名參加。其中,華......
100年前,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科玄論戰”,又稱“科學與人生觀論戰”。2023年2月10日,本報邀請科學史家劉鈍發表署名文章《“科玄論戰”百年祭》,對這一場科學派、玄學派和唯物史觀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38.shtm......
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仙輝教授團隊的應劍俊特任研究員等人與南京大學孫建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超高壓技術手段,發現元素鈧在高壓下具有高達36K的超導轉變溫度,刷新了元素超導最高轉變溫度紀......
尼日利亞青年普羅斯珀·丹尼亞的獲獎作品《共同愿景》。丹尼亞供圖2022年9月6日,在尼日利亞阿布賈,當地青少年通過網絡視頻與正在中國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進行“天宮對話”活動。新華社記者郭駿......
有人之所以會覺得物理枯燥,除了學科本身的嚴謹特質之外,更多的是因為第一次接觸物理時一般在小學、初中,未知的領域還有很多。但當你聽到這樣一種說法——“把生物切片,每一個過程都是化學,把化學切片,每一個過......
最近,C919完成首次商飛,神舟十六號發射成功,一件件科技盛事令人心潮澎湃,也點亮了廣大青少年的科學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
比賽現場廣東省科技廳供圖中新網廣州6月12日電(王堅王子杰)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12日消息,主題為“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2023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已在廣州舉行。該賽事以“線上+線下”方式,旨在激......
劉嘉麒院士在辦公室。82歲的“火山院士”劉嘉麒,近期在北京市委宣傳部、市科協等部門組織開展的遴選活動中當選為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這是一位非常前衛的爺爺。幾十年前就經常腳踩登山鞋,戴著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