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7-04 09:39 原文鏈接: 粵海上風電開發“棄灘涂謀出海”

    江蘇如東建成全國最大海上風電場,圖為國電龍源江蘇如東海上風電場一角。 

    去年12月,國電龍源江蘇如東15萬千瓦海上示范風電場一期工程正式投產發電。

      在此前結束的“2012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上,一條消息令不少風電人唏噓不已:因為規劃瑕疵和成本高企,中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的4個中標項目至今無一開工。

      “為什么整整謀劃了兩年,廣東還沒有豎起一臺海上風機?”面對記者這一問題時,不少業內人士并不驚訝。“在海上風電大規模發展的路上,海上風電大省廣東應該提前謀劃好自己的發展模式。”廣東省綠色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楊蘋表示。

      如何在短期高投入的經濟賬與能源危機步步緊逼的未來賬之間找到平衡?背負著千萬千瓦的用電缺口,廣東的能源多元化之路依然小心求解。

      探營

      試驗風場追風記

      當臺風到來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撤離,但馬海輝卻選擇了動身出海。

      很多人都說如東是個窮地方,但是開跑車的馬海輝卻不這么認為,“這里可是要建成亞洲最大的風電場哩!”說這話時,老馬正載著記者駛向風場,窗外呼啦啦地吹過7級大風。

      由于受到臺風影響,這兩天潮間帶的海風刮得格外兇,夾雜著大量海水劈頭蓋臉地打來,令人睜不開眼,數十臺風機在變幻的能見度中若隱若現。

      這座擁有大片海岸灘涂的蘇南小城正是全國首批海上(潮間帶)試驗風電場所在地。在很多人眼里,這些約二十幾層樓高的風機似乎是“能把風換成錢”的神奇物件。

      2009年10月,中國國電龍源集團在東海上(潮間帶)試驗風電場的首批兩臺15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開始緩緩啟動,我國首批海上(潮間帶)風力發電機開始發電并網。

      這座小小的縣城一時間集聚了中國最初開始搞海上風電的建設者,和周圍一群剛剛開始認識海上風電的普通人。

      這群海上風電建設者的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工人們一般都是早上去晚上回,有時要早上三四點出發,如果潮水漲的時間推遲了,所有人都要在塔筒里面過夜,海上的晝夜溫差有20多度。

      潮間帶風場已經成為了國內海上風電開發初期的一個重要選擇。一位風機研制的技術人員介紹,潮間帶地區的風能資源明顯優于陸地,且靠近蘇滬這樣的用電負荷中心,所以潮間帶風電場在我國發展很快。

      如東項目啟動的背后是整個江蘇“海上三峽”大幕的緩緩拉開,按照《如東縣近海及潮間帶風電場總體規劃》,到2015年,如東近海及潮間帶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700萬千瓦,其中近海300萬千瓦,潮間帶400萬千瓦。

      在真正的“風電人”眼中,海上風電的發展仍然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

      “潮間帶項目只能在漲潮和退潮的時候才能進入風場,成本很高,施工和維護都受到限制。退潮的時候坐拖拉機進場,漲潮的時候就坐小漁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風機樣機運營維護負責人說。

      而在某海上風機施工隊負責人老曹看來,潮間帶項目不僅對施工時間提出了要求,更要求施工裝備不斷提升。裝風機需要大型船舶,但吊機又不能太小,因為潮間帶要求船的吃水深度比較淺。

      如果說,以上問題還都是潮間帶項目特有困難的話,那么如何應對“老天爺”帶來的天氣困擾,則是海上風電項目都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之所以要搞海上風機,就是要往深海里走,這樣風資源才多。但施工的時候卻又要注意避開海風太大的時間。”老曹說著看了看天,“尤其是在7到9月臺風盛行的季節。”

      曾經在GE龍源項目做后勤的楊曉強說,海上風電有時候其實就是一場和風的斗爭。

      抗風難題

      廣東海上風電將并不充足的灘涂資源讓了出去,直接從近海風電起步,卻遇上了臺風這個難纏的對手

      “按照廣東省的規劃,沒有一片海上風場設在灘涂上。”史磊一句話道出廣東海上風電場的另一種思路。

      史磊,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能建廣東院”)海上風電規劃項目的項目經理,《廣東省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編制者之一。

      潮間帶項目在全球海上風電中占比并不高,大連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欒維新說,易與其他用海方式產生沖突是其最大的缺點。

      在選擇技術路徑之時,廣東海上風電將并不充足的灘涂資源全部讓了出去,直接從近海風電起步。然而,這一次廣東卻遇上了“臺風”這個難纏的對手。

      “當初引進歐洲技術時,一眼就看到了這個問題,歐洲風電大國不鬧臺風。”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明陽”)副總裁朱榮華表示,如何抗臺風是廣東海上風電開發的一項核心技術。

      “我們現在設計的風機,已經可以對抗廣東過去50年內發生的最大臺風。”說到這,朱榮華伸出了一只手掌。

      相比之下,王海龍博士所在的“中國能建廣東院”項目組,則更重視整個廣東省近海臺風的基礎研究及風電場運營期的臺風應對策略。

      2008年第一次見識廣東臺風時,研究海洋水文及氣象氣候的王海龍還不知道將來他會和海上風電打上交道,“當時對臺風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其對陸地的災害性影響,幾乎沒有人專門研究臺風對海上設施的破壞。”

      然而,僅僅一年之后,全國的海上風電的布局、開發、研究工作全面啟動。

      從2009年承擔廣東省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伊始,中國能建廣東院就開始了對海上風電抗臺風的研究。研究者們在廣東近海豎了一批測風塔,收集了整整一年的實地數據,又與國內多個權威的氣象部門合作,將廣東的臺風歷史數據和近年來特種臺風觀測數據納入了研究。

      王海龍頗有信心地說:“我們不僅系統地分析了臺風本身對海上風電設備的影響,還研究了臺風帶來的臺風浪、風暴潮等對相關工程勘測設計的影響情況和應對措施。”

      如今,項目小組在應對臺風上已經有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首先在風電工程前期勘測設計設備選型和風場布置做到針對性的預防,而且在風電場運營期只要能夠合理地預報臺風,不僅不用在臺風來時停機,甚至可以利用安全風速發電,提高發電效率。”

      王海龍表示,最初的研究已經漸有成效,“我們同期還設立了20多個針對海上風電的研究專項,相信也會對今后廣東海上風電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用海困局

      海上風電現在還是沒影的東西,不過海洋資源是實實在在的,每個地區都要權衡開發利弊

      廣東加速突破海上風電技術難關的背后,是日益臨近的能源危機給廣東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考驗。

      去年夏季,云貴大旱,西電東送的電量一下子就拉出了1000萬千瓦的大口子,廣東的用電形勢瞬間緊張起來。南粵的能源多元化之路急需再下一城。

      然而,就在江蘇等地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風生水起之時,廣東依然在耐心地做著《廣東省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

      史磊已經不止一次被人問及海上風電開發的進度問題,但以他為代表的項目組堅持認為,“海上風電開發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各方意見不在規劃期間充分吸收,建設時會后患無窮。”

      轉眼間,問題就發生了。“第一批特許權招標項目實際上已經不存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中標的4個項目已經全部擱淺。而這4個項目未獲核準的原因居然是“項目選址變更”。各地區、各部門間的利益協調問題構成了一票否決的致命傷。

      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濱海近海30萬千瓦項目、中國電力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體的射陽近海30萬千瓦項目設計方案均未能如期完成,原來的設計方案中居然與當地規劃的一個航道及其他用途有沖突。而山東魯能集團的東臺潮間帶20萬千瓦項目則與“江蘇沿海灘涂圍墾范圍”和“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打了架,這一推就要再往海里走10公里。

      “項目的選址都變了,所有東西都得從頭走一遍,這樣一來又不知道要推到什么時候了。”在2012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展上,這樣的擔憂此起彼伏。

      過去兩年內,史磊的團隊踏踏實實地跑完了廣東沿海13個地市:“海上風電現在還是沒影的東西,不過海洋資源是實實在在的,每個地區都要權衡開發的利弊。就拿近岸灘涂來說吧,廣東本來就不多,各地的養殖業、旅游業,甚至自然保護區都要用到這一塊。如果拿來做海上風電開發,那么推進難度可想而知。”

      《廣東省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成為全國首個順利經過國家海洋局會簽的地方海上風電開發規劃,“海洋功能區劃中考慮了海上風電規劃的海域使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海功能沖突的問題。”史磊說。

      解決了用海問題之后,廣東還把海上風電接入電網的難題想在了前面。“風電的電能質量很不穩定,因此對電網的沖擊不小,如何并入電網,如何防止對電網的沖擊,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楊蘋表示,風電場的規劃必須與電網匹配,不然電發出來送不出去,一樣要“曬太陽”。

      為解決這個問題,中國能建廣東院還為廣東海上風電開發編制了詳盡的輸電規劃。

      2010年12月14日,廣東省海上風電規劃的輸電規劃已獲得南方電網公司的批復意見,不僅未來全省的海上風電接入電網問題有了合理的方案,而且與大規模的海上風電相匹配的調峰電源點也進行了考慮,以確保海上風電的合理利用。

      方向靠譜

      海上風電的開發成為廣東下一步最可行的清潔能源開發方向,在規模上、經濟性上都是最靠譜的

      即使解決了用海沖突和并入電網兩大問題,海上風電開發前期開發的成本高企依然是客觀事實。

      業內估計,目前國內海上風電場單位千瓦投資約為1.6萬元到1.9萬元。朱榮華表示:“海上風電的前期投資很高,需要有合理的電價機制相適應,業內保守估計,海上風電的上網電價至少在0.8元到0.9元一度左右,相比之下,煤電的成本只有0.4元到0.5元一度。”

      不少電力企業內部人士甚至認為,國家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的擱淺或許與成本高企有關,從4家中標電價來看,無一觸及0.8元每度的水平,短期經濟性的缺失必然令企業動力減弱。

      但伴隨著海上風電資源開發的推進,海上風電資源不斷豐富,風電機組大型化趨勢也可見一斑。

      據業內預測,未來海上風電的規模將達到單機5.0兆瓦以上,以后甚至會產生單機10兆瓦乃至數十兆瓦級風電巨無霸,屆時海上風電的成本將大幅下降。

      朱榮華表示,“作為一項新技術,海上風電短期內在成本上具有劣勢。但是這也并非不可逾越,通過不斷的技術升級,可以加速提升其經濟性。”

      不僅如此,在新能源研究者眼中,海上風能對于廣東未來的清潔能源開發來說也是最為實際的。

      廣東省技術經濟研究發展中心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陳子教歷數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幾種清潔能源,對解決廣東當前能源缺口最有幫助的,莫過于海上風電。

      而有了陸上風電的開發基礎,海上風電的產業化投資之路更加踏實,“現在部分地區,陸上風電的價格已經可以基本上和火電進行競爭了,整個項目的投資額大幅度下降,技術成熟度不斷提高,這都為海上風電的產業化提供了很多經驗。”陳子教介紹,海上風電的開發成為廣東下一步最可行的清潔能源開發方向,“我認為,對于廣東來說,在規模上、經濟性上都是最靠譜的。”

      按照《廣東省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的目標,“僅開發5m至30m水深范圍的海上風能電場就能達到1071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可發電近290億度。”如果按照一個家庭年用電量2000度估計,那么這份供電量將可支撐近10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簡單地說,廣深兩地,甚至外加東莞一市的居民用電需求都可滿足了。這對于廣東的用電缺口將形成非常重要的補充。

      據介紹,廣東省第一批推進的三個海上風電項目都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其中尤以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及海島智能微電網項目推進最快。

      “珠海桂山項目結合了海上風電新能源及海島智能微電網的示范,改善當地的海島供電,將新能源開發與解決民生問題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廣東的思維應該是在一點點嘗試,從而摸索出整個產業的發展模式。”楊蘋對中國能建廣東院提出的桂山項目開發模式表示十分肯定。

    相關文章

    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公示

    為持續推進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加快能源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切實保障關鍵技術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我局組織了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及評定工作。根據《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

    我國突破丙烯生產新工藝打破傳統反應熱力學限制

    7月28日凌晨,《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化工領域的研究成果——天津大學低碳能源化工研究團隊經過潛心技術攻關,提出從催化劑結構設計到反應熱量高效利用的新概念,成功打破傳統反應熱力學限制,奠定了......

    國家電網公司開展三個專項行動

    “通過改造引入高效供能技術,車間成功上線了三維熱交換回收設備,能讓蒸汽在不同溫度‘階梯’上跑起來,實現了重復利用。”近日,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能源數據中心專家楊翾為杭州諾邦無紡股份有限公司算了一筆“節能賬......

    “堆滿中國光伏組件”!能源危機令歐洲“掃貨”,中國光伏出口持續增長

    “歐洲的庫房里堆滿了中國的光伏組件。”美國石英財經網20日援引研究公司雷斯塔能源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歐洲囤積的中國造太陽能組件累計價值約為70億歐元,遠超當前實際需求。過去5年,歐洲的光伏進口支出......

    山西電建實現能源項目“三連發”

    山西漳山600兆瓦乏汽改造項目完工,一道道熱網管路縱橫延伸,以“三改聯動”提高電煤利用效率;曲沃“新能源+儲能”300兆瓦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以光惠農;武鄉100兆瓦光儲一體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點......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強勁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更新》報告認為,由于政策支持、化石燃料價格上漲、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項目的積極推進,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新增1/3,明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繼續增長。根據......

    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強勁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更新》報告認為,由于政策支持、化石燃料價格上漲、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項目的積極推進,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新增1/3,明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繼續增長。根據......

    煤價下行利好火電多家公司業績飆升

    2023年上半年,火電板塊上市公司或迎來較好業績表現。截至目前,披露業績預告的三家企業均宣布業績大幅度預喜,煤炭價格回落以及發電量上升是驅動企業利潤增長的關鍵。7月9日,申能股份(600642)披露業......

    四川出臺新政:集成電路等產業被重點提及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發布《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到,到2027年,制造強省建設取得新成效,制造業增加值占比明顯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

    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在福建海試成功

    6月2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技術裝備在福建海試成功。據了解,此次海試是于5月17日至26日在福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