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國家糧食局首次向全國糧食系統的干部職工發出倡議,自愿參加“紀念世界糧食日、饑餓24小時”的體驗活動,以此警醒人們“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可浪費”。

      體驗饑餓,為的是讓大家明白糧食的“金貴”,增強節約糧食意識。從這個層面看,無論是有人懷疑這是一場作秀,還是質疑禁食24小時實際意義究竟有多大,至少提倡“節約糧食”是一件好事,它讓糧食問題再次進入了公眾視野。

      近些年來,世界糧食價格不斷走高,糧食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倍加重視的問題。糧食安全能否得到保障,關系著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就我國而言,雖然已經基本實現自給自足,但糧食安全并非高枕無憂。相對于13億人口來說,我們國家的耕地資源、淡水資源對糧食生產的供給能力已接近極限,節約糧食已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但與此同時,社會上浪費糧食現象之嚴重也有目共睹。從公務消費到私人消費,請客鋪張之風、奢靡浪費之風屢禁不止。點菜時唯恐點得不夠失了面子,吃東西就怕不合胃口,盡可能地多拿多要。可部分時候,一桌菜沒動幾筷子就被棄之不吃,餐館里堆滿剩飯剩菜的泔水一桶桶往外倒。每年浪費的糧食足足能夠再養活2億人!

      糧食安全已成為世界性問題,解決之道無非是生產和節約。目前來看,我們在農業投入、技術研發等領域都有新舉措,糧食生產有了長足發展,但令人遺憾的是,節約問題卻并未得到足夠重視,糧食在消費中損失所占比例非常高,浪費逐漸成了可能威脅糧食安全的大問題。生活富足并不意味著可以放任浪費,提倡節約、厲行節約任何時候都值得鼓勵。挨過餓的人都懂得糧食的寶貴,為增強節約糧食意識,體驗一下24小時不吃飯的饑餓感有一定積極意義,雖然這并不是惟一的解決之道。

      節約意識,涉及文化、民風、教育、理念等諸多方面,全社會要養成節約糧食的良好風氣和習慣,光靠24小時不吃飯沒用,需要持之以恒地加以倡導、促進。從以前的“憶苦思甜飯”,到現在的“體驗饑餓”,正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盤中粒粒皆是辛苦,節約糧食是一種美德,也應成為一種自覺,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相關文章

    二十大記者報告會——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10月17日,二十大新聞中心在梅地亞新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第一場記者招待會。請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糧食和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叢亮,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京東介紹......

    首屆中國食物與營養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論壇現場。中國農科院供圖9月17日,2022年(首屆)中國食物與營養創新發展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以“推動營養導向踐行大食物觀”為主題,圍繞更好踐行大食物觀,推動食物、營養與健康事業發展進行研......

    中外專家熱議科技創新應對糧食安全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極端氣候變化、地區沖突等,對糧食安全構成嚴峻挑戰。全球小麥生產受到直接沖擊,近幾個月國際小麥價格接近創紀錄水平。”9月12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干事屈冬玉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小麥......

    航天育種:種子上天“拆盲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058.shtm  2947.8億斤!這陣子,一說起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今年夏糧總產......

    第32個全國“土地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今天(25日)是第32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自然資源部表示,我國將繼續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

    第32個全國“土地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34.shtm今天(25日)是第32個全國“土地日”,主題為“......

    模型預測土壤可蝕性空間研究取得進展

    土壤侵蝕是土壤與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進行土壤侵蝕影響因子的定量化研究對阻控土壤侵蝕有重要意義。土壤可蝕性(soilerodibility)能反映土壤對侵蝕外營力剝蝕和搬運的敏感程度,是組成土壤......

    鈣鎂磷肥抑制水稻鎘吸收微生物學機制獲揭示

    近日,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重金屬生態毒理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劉仲齊研究員團隊發現,鈣鎂磷肥對水稻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有顯著影響,通過調控菌群驅動的鐵氮耦合循環,顯著抑制水稻對鎘的吸收。相關成果......

    萬建民委員發言:“中國糧”主要用的是“中國種”

    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拉開帷幕。會議開始前,首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就糧食安全問題回答了提問。......

    全文: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全文如下: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2021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目錄前言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