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通常是根據UACR增高或eGFR下降、同時排除其他CKD而做出的臨床診斷。糖尿病病人臨床上出現腎臟損害應考慮糖尿病腎病,家族中有腎臟病者、明顯高血壓、胰島素抵抗,GFR明顯過高或伴嚴重高血壓者為發生糖尿病腎病的高危因素。微量白蛋白尿是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標志。微量白蛋白尿指UAE持續升高20~200μg/min,或尿白蛋白30~300mg/24h,尿肌酐為30~300μg/mg。
由于微量白蛋白尿是臨床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線索,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對于1型糖尿病病人,起病5年后就要進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篩查;而對于2型糖尿病則在確診糖尿病時應同時檢查。但一次檢查陽性,還不能確診為持續微量白蛋白尿,需要在3~6月內復查,如果3次檢查中2次陽性,則可確診;如為陰性,則應每年檢查一次。
微量白蛋白尿還與糖尿病的其他多種并發癥有關,包括高血壓、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不一定就代表發生了糖尿病腎病,其出現以后是否必然進展到明顯蛋白尿進而慢性腎衰退尚存在爭議。在幾個較大系列的長期觀察中發現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10年中僅有30%~45%轉為臨床顯性蛋白尿,另有30%微量白蛋白尿消失,這在2型糖尿病中更明顯。因此應多次檢查、連續隨訪才可判定。
明顯蛋白尿(>500mg/d)或腎病綜合征等均提示腎臟病變明顯,在1型糖尿病中,凡有蛋白尿同時合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特別是青春期后的病人,幾乎可以確定為糖尿病腎病。
2型糖尿病伴有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在診斷糖尿病腎病之前必須仔細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尤其對于不能明確發病時間的2型糖尿病病人。臨床上出現下列情況應考慮糖尿病合并了其他腎臟病:①有明顯蛋白尿但無明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②急性腎損傷;③腎炎性血尿,尿沉渣以畸形紅細胞為主或有紅細胞管型;④不伴高血壓的腎病綜合征;⑤短期內蛋白尿明顯增加等。出現上述情況應考慮腎活檢以除外其他原因的腎小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