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驗目的
1.1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酚的原理和方法。
1.2掌握應用紫外分光光度計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2、實驗原理
苯酚是工業廢水中的一種有害物質,如果流入江河,會使水質受到污染,因此在檢測飲用水的衛生質量時,需對水中酚含量進行測定。
苯具有環狀共軛體系,由 π→π*躍遷在紫外吸收光區產生三個特征吸收帶:強度較高的E1帶,出現在180nm左右;中等強度的E2帶,出現在204nm左右;強度較弱的B帶,出現在255nm。有機溶劑、苯環上的取代基及其取代位置都可能對最大吸收峰的波長、強度和形狀產生影響。具有苯環結構的化合物在紫外光區均有較強的特征吸收峰,在苯環上的部分取代基(助色團)使吸收增強,而苯酚在270nm處有特征吸收峰,在一定范圍內其吸收強度與苯酚的含量成正比,符合Lambert-Beer定律,因此,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測定水中總酚的含量。
3、儀器與試劑
3.1 儀器與試劑
儀器: 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計 (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制造),石英比色皿(25px)2 個,50mL容量瓶,移液管等。
試劑:苯酚標準溶液250 mg·L -1:準確稱取0.0250g苯酚于250mL燒杯,加20mL去離子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用去離子水定容至刻度,搖勻。
3.2 實驗步驟
3.2.1標準系列溶液的配制
取5只50mL容量瓶,分別加入2.00,4.00,6.00,8.00,10.00mL濃度為250 mg·L -1的苯酚標準溶液,用去離子水稀釋至刻度,搖勻。計算其濃度(mg·L -1)
3.2.2 吸收曲線的測定
取上述標準系列中的任一溶液,用25px石英比色皿,以溶劑空白(去離子水)作參比,在220~350nm波長范圍內,掃描繪制吸收曲線。
3.2.3 標準曲線的測定
選擇苯酚的最大吸收波長(λmax),用25px石英比色皿,以溶劑空白(去離子水)作參比,按濃度由低到高順序依次測定苯酚標準溶液的吸光度。
3.2.4 水樣的測定
在與上述測定標準曲線相同的條件下,測定水樣的吸光度。
4、數據記錄與處理
4.1以吸光度為縱坐標,相應六價鉻含量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然后,根據水樣吸光度在標準曲線上查出相對應的濃度值,計算出水樣中苯酚的含量(g·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