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一顆新彗星C/2023 A3(Tsuchinshan-ATLAS)的確認公告。該目標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于1月9日首次發現,后由南非ATLAS計劃在2月22日報告存在彗星特征,進一步通過美國帕洛瑪ZTF望遠鏡觀測資料的回溯檢測,確認為一顆已經開始活動的彗星。國際小行星中心將這顆彗星命名為Tsuchinshan-ATLAS/紫金山-阿特拉斯。
該彗星軌道傾角約139度,是一顆逆形軌道彗星;偏心率超過0.999,在一個近拋物線的橢圓軌道上運動,軌道周期為61751年。根據目前的軌道信息,該彗星目前還處在木星軌道以外,后續將朝著它的近日點方向運動,在2024年8月穿過地球的軌道,至2024年9月28日可到水星軌道附近。隨著距離太陽越來越近,該彗星的亮度將快速增加,有望在2024年9月成為肉眼可見的大彗星。
今天(3月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一顆新彗星C/2023A3(Tsuchinshan-ATLAS)的確認公告。該目標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于1月9日首次發現,后由南非ATLAS計劃在......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9日消息,編號為C/2022E3(ZTF)彗星即將飛經地球。這顆古老的彗星直至2022年才被觀測發現,也是到目前為止2023年度預報最亮的彗星。專家介紹,C/2022E3彗星是......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偉、宋張勇等實現了入射流強的實時監測與精確測量,為厘清太陽風誘發彗星x射線輻射的物理機制奠定了基礎。研究結果于9月7日發表在《歐洲物理雜志Plus》上。彗星是太......
彗星是太陽系中最冷的星體之一。對太陽風誘發彗星x射線的測量能夠預測太陽活動及“太空天氣”,這對人類更深入地認識太陽系具有重要意義。實驗上較難精確測量x射線產額與截面,且誤差較大,導致彗星的x射線輻射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2日表示,哈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彗星。據估計,這顆名為C/2014UN271的巨大彗星的彗核直徑超過129公里。僅僅是彗核就比其它彗星大50倍,其質量約5......
人們一般認為彗星起源于太陽系,由行星形成時拋出的剩余氣體和巖石組成。最近兩顆星際物體的到來——一顆名為Oumuamua的小行星和一顆名為Borisov的彗星——挑戰了這一假設。瑞士蘇黎世大學計算科學研......
天文學家首次在我們的太陽系中發現了水的痕跡,而它來源于太陽系以外的其他地方。這些來自外星系的水似乎正在從一顆名為2I/Borisov的彗星上噴出,后者則正處于從星際空間飛向太陽的旅途中。天文學家在8月......
美國馬里蘭大學天文學系網站日前發布消息說,一顆小彗星16日將抵達近地點,成為2018年夜空中最明亮的彗星。據馬里蘭大學相關觀測項目介紹,這顆名為46P/維爾塔寧的彗星將在到達近日點近4天后,于美國東部......
“Oumuamua”可能有一顆冰冷的心。圖片來源:ESO/M.Kornmesser來自太陽系外的第一個已知的被稱為“Oumuamua”的拜訪者可能是一顆冰冷的彗星,而不是一顆由巖石構成的小行星。新的測......
地球大氣層中的氙氣起源一直是個謎。據《新科學家》官網日前報道,現在,科學家通過分析歐洲空間局“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的軌道探測數據,確定了其中22%的氙氣來自彗星。這一結果為解釋天體與地球演化之間具有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