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卷入環境污染風波的紫金礦業昨日開盤遭遇大跌,截至昨日收盤,該公司股票報收5.76元,跌幅3.68%。紫金礦業副總裁劉榮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事故原因調查清楚后,公司將會承擔相應賠付責任。
延遲9日向公眾披露信息
據紫金礦業披露的信息,該公司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于7月3日發生滲漏,造成汀江流域局部污染。紫金礦業于7月12日對外公布這一訊息。
對于延遲披露信息的原因,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最初發現事故后,董事會擔心信息披露會引發當地民眾恐慌情緒,所以第一時間是向縣、市、省各級政府層層上報,保持和政府的密切溝通和對外信息的一致性。“我們做好了信息披露的準備工作,只是沒有第一時間對媒體和公眾通報。”
活魚死魚收購價每斤差6元
據新華社報道,由于紫金礦業引發的污染,汀江流域和位于永定縣境內的棉花灘庫區出現了大面積的死魚和魚中毒浮起現象,初步統計,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
紫金礦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定下來的賠償標準是,對死魚按6元/斤收購,活魚按12元/斤收購。
記者從紫金礦業黨委宣傳部了解到,此次泄漏事故的中毒魚群初步了解為58萬斤。這一數字與昨日新華社披露的378萬斤出入較大。
劉榮春說:“我們的數字來源是上杭縣政府初步統計出來的,還不大清楚新華社那邊的數字是從哪里來的。”紫金礦業另一相關負責人表示,魚類中毒的最終數字是多少,還需要等待官方提供權威統計。
“出事前已按要求整改”
據了解,“肇事”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年產銅1.4萬噸左右,占據紫金礦業全年10萬噸銅產量的1/10強。
今年5月,環保部曾發文嚴厲批評紫金礦業等11家存在嚴重環保問題的上市企業。
劉榮春昨日表示,企業已按照環保部要求在6月25日之前進行了整改,那些環保問題“已經解決,并按時向環保部反饋了情況。”
“肇事”工廠已無限期停產整改
據新華社電 昨日,由于廢水外滲造成汀江流域局部污染的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羅映南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肇事”的銅礦濕法廠已經無限期停產,全面開展整改,同時將依照事故調查結論承擔事故責任和經濟賠償。
據介紹,7月3日15時50分左右,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工作人員發現污水池待中和處理的污水水位異常下降,部分含銅酸水(沒有劇毒物質)自污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水質受到一定的污染,下游出現部分網箱魚死亡。
羅映南說,事故發生后,通過采取加石灰和片堿中和處理,滲漏口攔截,外溢污水回抽等應急措施,自7月4日14時30分,滲水量和回抽水量達到平衡,據初步測算,外滲污水量約9100立方米。
羅映南說,集團公司聘請了高資質的專業研究機構和知名專家對這次事故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
社論:應對紫金礦業啟動環保證監“雙調查”
7月12日下午,福建省環保廳通報稱,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了汀江。初步統計,汀江流域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福建省有關部門已初步認定此次污染屬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紫金礦業集團總裁羅映南13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事的發生,暴露了紫金山銅礦在施工管理、生產管理和環保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事件發生初期,誤以為是局部滲漏,對問題的嚴重性估計不足。還有,事故發生后,當地有關部門啟動相關預案,企業也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控制了污水泄漏。當地官方稱,所漏廢水沒有劇毒,并且及時得到了控制。
這些說辭給人以避重就輕、推卸責任之感。如果問題不嚴重,又如何解釋汀江出現大面積死魚現象?事實上,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紫金礦業一直都被污染問題所“困擾”。
早在2008年2月,紫金礦業便因存在不良環境記錄而成為首批“綠色證券”政策中10家未能通過或暫緩通過的企業之一,險與登陸A股擦肩而過;去年4月25日,紫金礦業位于河北張家口崇禮縣的東坪舊礦尾礦庫回水系統發生泄漏事故,引起部分當地居民呼吁“堅決取締這個礦”;今年5月底,紫金礦業更在環保部公布的《通報批評公司及其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環保問題》中成為11家被通報的上市公司之一,旗下多達7家企業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環保問題,當中便包括紫金山銅礦。
然而,環保部門的多次通報和譴責,并未對紫金礦業形成有效的約束。可以說,紫金礦業多年來依仗在地方財政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長期忽視企業社會和環保責任,屢屢損害所在地民眾的利益。
如果說長期放任環境污染是“對問題的嚴重性估計不足”,那么,作為上市公司,在污染問題已經發生的情況下,刻意對投資者隱瞞又是什么性質的行為呢?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此次污染事件發生在7月3日,但紫金礦業一直未對此做出公告,直到12日突然停牌,才在晚間發出污染事件公告,遲報了9天。而在7月5日至9日這5個交易日里,紫金礦業A股連續上漲,從7月5日的5.64元一度上摸至7月9日的最高價5.99元,最大漲幅為6.2%。而在媒體報道污染事件后,受環保事故拖累,紫金礦業A股經歷12日緊急停盤一天后,13日盤中一度跌超4%,收盤報5.76元,跌幅為3.68%;紫金礦業H股跌 12.186%,報4.900港元。
在出現如此惡劣的環保事故之后,公司未正常公告且停牌,既是對社會公眾知情權的漠視,也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任,不僅上周追漲買入紫金礦業的投資者可能遭遇風險;而且遲報9天,會不會制造內幕交易?這其中也許只有知情人才知道。
因此,此次紫金礦業的重大污染事故,既不是一次偶然的環保事件,也不是簡單的信息遲報,而是相當嚴重的、上市公司無視最基本的社會環境責任和股東信托責任的事件。對此,環保部門和證監部門應啟動雙重調查機制,公開調查和追問遲報9天的真相,對當地民眾負責,對廣大股民負責。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23年11月和1—1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一、總體情況1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2.5%,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涉鉈污染源污染隱患排查治理技術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進一步加強......
經過為期四天的激動人心的交流與合作,由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在武漢圓滿落幕。來自全國各地逾萬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環境科學的創新之路,深......
11月8日,“陸家嘴起訴蘇鋼集團索賠100億”引發廣泛關注。事情起源于近日陸家嘴發布的一則公告,公告稱此前收購的蘇鋼集團出讓公司旗下的17塊地,有14塊地存在污染,且污染面積和污染程度遠超蘇鋼集團掛牌......
微塑料在環境中無處不在。有報道證明微塑料能夠作為微生物的載體,促進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定殖和傳播,從而對生態系統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近年來,對于環境水體塑料際ARGs的報道集中于微塑料......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多地迎來了連續強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溫濕熱天氣對水質的影響,伴隨強降雨而來的還有洪水造成的災區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災區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如何保障洪澇災害后的......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