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團隊發現,轉酮醇酶(TKT)抑制劑BOT可抑制新冠病毒復制,并增加糖酵解抑制劑2-DG的抗新冠病毒活性。病毒介導的代謝過程有望成為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新靶點。
新冠病毒在感染細胞后會重新編程宿主細胞,進而制造新病毒,這一過程中會同時改變受感染細胞的新陳代謝。此前的研究表明,細胞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其葡萄糖代謝有別于正常細胞。糖酵解抑制劑2-DG會影響這種代謝變化,可成為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潛在藥物。
來自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德國感染研究中心和英國肯特大學等機構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新冠病毒感染同時還與新陳代謝過程——磷酸戊糖途徑(PPP)有關。這是活細胞中產生能量并維持細胞穩態的關鍵代謝途徑之一。
生物體內TKT參與PPP中兩個非氧化的反應。聯合研究團隊通過蛋白質組學數據分析發現,新冠病毒感染細胞中TKT的水平升高,表明非氧化性PPP發揮了作用。新冠病毒感染與PPP調控的變化有關。實驗表明,TKT抑制劑BOT可抑制在培養皿中受感染細胞內新冠病毒的復制。
此外,聯合使用2-DG和BOT可以比單獨使用一種能進一步抑制培養皿中病毒的復制。BOT增加了2-DG的抗新冠病毒活性。因此,與使用瑞德西韋和莫努匹拉韋來抑制病毒酶不同,通過抑制受感染細胞中病毒介導的代謝變化來抑制病毒復制,有望成為另外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法。代謝藥物可通過發揮抗病毒和免疫調節作用來改善新冠感染的治療結果。
法蘭克福大學金德里希·西納特教授說:“靶向病毒引起的宿主細胞代謝變化是一種專門干擾病毒復制過程的有吸引力的方式。”肯特大學馬丁·米歇爾教授則認為,這是新冠治療研究的一個突破。耐藥性是病毒性疾病治療中的一個大問題,因此使用不同靶點的療法非常重要。該研究為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有效療法帶來了進一步的希望。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曾表示,新冠可能是我們的第一個“X疾病”,此前已有多位科學家建議將新冠視為首個“X疾病”。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介紹,“X疾病”是指未知的病原體或任何因變異而具備大流......
2月21日,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國家藥監局等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成立國家脊灰病毒封存監管機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成立國家脊灰病毒封存監管機構,統籌推......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消息,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近日就“X疾病”暴發的可能性發出公開警告,稱下一次大流行病暴發“并非是否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發生的問題”,呼吁為應對“X疾病”做好準備。“X......
針對HIV-1感染的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可降低血漿病毒水平,從而使病毒血癥的臨床檢測結果呈陰性。由于劑量反應關系和藥物協同作用中意想不到的協同作用,ART完全抑制新的感染事件,阻止病毒進化和......
2019年底,由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開始在全世界傳播,造成了數百萬人死亡。而關于新冠疫情的究竟起源于何處的研究一直充滿爭議。2022年7月,亞利桑那大學、Scripp......
由于新冠病毒JN.1變異株傳播速度加快,世界衛生組織19日將其單獨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異株。此前,它被歸類為同樣“需要留意”的奧密克戎BA.2.86變異株的亞分支。世衛組織說,根據現有證據,目前JN.......
第一部分:疫苗行業概述疫苗行業的全球格局疫苗作為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其重要性在新冠疫情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顯。全球疫苗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主要由幾家大型跨國公司控制。這些公司在疫苗研發、生產......
近期,一種名為JN.1的新冠變異株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已在12個國家被發現。據英國和美國衛生機構聲稱,該變異株是當前已知的增長最快的新冠變異株,預計可能引發新一輪新冠感染浪潮。傳播最快新冠變異株來襲當......
近日鐘南山團隊發布的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表明,連花清瘟膠囊對輕至中度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癥狀恢復顯示出顯著效果。該研究在中國、泰國、菲律賓和越南的17個研究點進行,共納入410名接受連花清......
導讀:本文報道了由倡導組織1DaySooner推動的人體挑戰試驗,這是一種讓健康人自愿感染病原體以加速疫苗研發的方法。文章探討了該組織在COVID-19挑戰試驗中的經驗,并介紹了他們目前對丙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