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9-15 08:37 原文鏈接: 細胞凋亡的檢測方法綜述5

    4、檢測細胞膜成分變化的Annexin V 聯合PI法
    原理:磷脂酰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正常位于細胞膜的內側,但在細胞凋亡的早期,PS可從細胞膜的內側翻轉到細胞膜的表面,暴露在細胞外環境中(圖3)。Annexin-V是一種分子量為35~36KD的Ca2+依賴性磷脂結合蛋白,能與PS高親和力特異性結合。將Annexin-V進行熒光素(FITC、PE)或biotin標記,以標記了的Annexin-V作為熒光探針,利用流式細胞儀或熒光顯微鏡可檢測細胞凋亡的發生。
    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 PI)是一種核酸染料,它不能透過完整的細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細胞和死細胞,PI能夠透過細胞膜而使細胞核紅染。因此將Annexin-V與PI匹配使用,就可以將凋亡早晚期的細胞以及死細胞區分開來。 

    在細胞凋亡早期位于細胞膜內側的磷脂酰絲氨酸(PS)遷移至細胞膜外測。磷脂結合蛋白V(Annexin V)是一種鈣依賴性的磷脂結合蛋白,它于PS具有高度的結合力。因此,Annexin V可以作為探針檢測暴露在細胞外測的磷脂酰絲氨酸。故利用對PS有高度親和力的Annexin V,將Annexin V標記上熒光素(如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同時結合使用PI拒染法(因壞死細胞PS亦暴露于細胞膜外測,且對PI高染)進行凋亡細胞雙染法后用流式細胞儀即可檢測凋亡細胞。
    (1)方法
    懸浮細胞的染色
    將正常培養和誘導凋亡的懸浮細胞(0.5~1×106)用PBS洗2次,加入100ul Binding Buffer和FITC標記的Annexin-V(20ug/ml)10ul,室溫避光30min,再加入PI(50ug/ml)5ul,避光反應 5min后,加入400ul Binding Buffer,立即用FACScan進行流式細胞術定量檢測(一般不超過1h), 同時以不加AnnexinV-FITC及PI的一管作為陰性對照。
    貼壁培養的細胞染色
    先用0.25%的胰酶消化,洗滌、染色和分析同懸浮細胞。
    爬片細胞染色
    同上,最后用熒光顯微鏡和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進行觀察。
    (2)注意事項
    整個操作動作要盡量輕柔,勿用力吹打細胞。
    操作時注意避光,反應完畢后盡快在一小時內檢測。
    (3)結果判斷
    正常活細胞Annexin V 、PI均低染;凋亡細胞Annexin V高染、PI低染;壞死細胞Annexin V/PI均高染。
    (4)應用價值
    細胞發生凋亡時,膜上的PS外露早于DNA斷裂發生,因此Annexin V聯合PI染色法檢測早期細胞凋亡較TUNEL法更為靈敏。又Annexin V聯合PI染色不需固定細胞,可避免PI染色因固定造成的細胞碎片過多及TUNEL法因固定出現的DNA片段丟失。因此,Annexin V聯合PI法更加省時,結果更為可靠,是目前最為理想的檢測細胞凋亡的方法
    五、線粒體膜勢能的檢測
    線粒體跨膜電位DYmt的下降,被認為是細胞凋亡級聯反應過程中最早發生的事件,它發生在細胞核凋亡特征(染色質濃縮、DNA斷裂)出現之前,一旦線粒體DYmt崩潰,則細胞凋亡不可逆轉。  
    線粒體跨膜電位的存在,使一些親脂性陽離子熒光染料如Rhodamine 123、3,3-Dihexyloxacarbocyanine iodide[DiOC6(3)]、Tetrechloro-tetraethylbenzimidazol carbocyanine iodide[JC-1]、Tetramethyl rhodamine methyl ester(TMRM)等可結合到線粒體基質,其熒光的增強或減弱說明線粒體內膜電負性的增高或降低。  
    (一)方法
    將正常培養的細胞和誘導凋亡的細胞加入使用終濃度為Rhodamine 123(1mM)或終濃度為DiOC6(25nM),JC-1(1mM),TMRM(100nM),37°C平衡30min,流式細胞計檢測細胞的熒光強度。  
    (二)注意事項
    1、始終保持平衡染液中pH值的一致性,因為pH值的變化將影響膜電位。  
    2、與染料達到平衡的細胞懸液中如果含有蛋白,他們將與部分染料結合,降低染料的濃度,引起假去極化。


    相關文章

    揭示細胞凋亡通路促進高致病性冠狀病毒的毒力

    高致病性的冠狀病毒感染會引致嚴重的細胞凋亡,但細胞凋亡對于冠狀病毒的致病性所產生的生理病理意義至今仍未得到清楚闡釋。展開對冠狀病毒致病性以及相關宿主通路的研究,對于解釋致病機制以及闡釋病毒性感染的進程......

    研究發現靶向TRADD可以同時恢復細胞穩態并抑制細胞凋亡

    神經退行性疾病是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但目前還沒有有效的干預措施。神經退行性疾病(ND),比如阿爾茲海默癥(AD)和漸凍癥(ALS),有幾個重要的病理特征:一是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神經炎癥;二是神經......

    中國學者研究發現靈芝酸可誘導食管鱗癌細胞凋亡

     作為一種傳統中藥,靈芝的不少藥用機理還需要通過科研闡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黃青研究員課題組在靈芝抗癌藥理研究方面取得新發現,靈芝酸可以誘導食管鱗癌細胞凋亡和自噬性細胞死亡。圖片......

    NCB|結直腸癌中抑制細胞凋亡的新通路

    蛋白質的合成水胞內和胞外兩方面信號調控。其中,在翻譯起始時,eIF4F對信使RNA的識別并形成三元復合體(ternarycomplex,簡稱TC)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步【1,2】。在壓力信號下,TC的成......

    水貂腸炎病毒可通過線粒體信號通路誘導細胞凋亡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特種動物病原與免疫創新團隊首次證明水貂腸炎病毒及其非結構蛋白1通過線粒體信號通路誘導細胞凋亡,該發現為進一步解釋該病毒的致病機制提供了理論基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病......

    章海兵團隊發現調控細胞生死轉換的重要分子機制

    9月13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章海兵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UbiquitinationofRIPK1suppre......

    我學者證實馬傳貧病毒可引起線粒體反應導致細胞凋亡

    近日,我所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曉鈞團隊首次證明了不同毒力的馬慢病毒,即馬傳染性貧血病毒(馬傳貧病毒,EIAV),感染細胞后通過引起線粒體不同反應從而產生炎癥或細胞凋亡,該發現為解釋慢病毒致弱和......

    染色質高級結構變化調控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真核生物DNA通過纏繞組蛋白八聚體形成以核小體為重復單元的串珠結構,再通過形成遠距離的染色質環等高級結構而存儲于細胞核中。近年來研究表明染色質高級結構在維持基因表達和細胞命運決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且......

    蔣爭凡組報道細胞凋亡維持“天然免疫沉默”的分子機制

    外來病原體的入侵能夠激活宿主的天然免疫反應,包括:1)抗感染I-型干擾素等細胞因子的產生;2)炎性小體(inflammasome)的活化;3)細胞凋亡(apoptosis)活化以殺死被感染的細胞【1】......

    如何誘導細胞凋亡,對抗致命的纖維化?

    正常情況下,肌成纖維細胞(myofibroblasts)負責創傷愈合、纖維化形成。當它們完成修復損傷組織的工作之后,會啟動凋亡程序“自我毀滅”(self-destruct)。但是,一旦它們不響應凋亡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