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7-07 13:11 原文鏈接: 細菌的生物化學試驗

    各種細菌具有各自獨特的酶系統,因而對底物的分解能力不同,其代謝產物也不同。用生物化學方法測定這些代謝產物,可用來區別和鑒定細菌的種類。利用生物化學方法來鑒別不同細菌,稱為細菌的生物化學試驗或稱生化反應。生物化學試驗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試驗
    1.糖(醇、苷)類發酵試驗
      (1)原理:不同種類細菌含有發酵不同糖(醇、苷)類的酶,因而對各種糖(醇、苷)類的代謝能力也有所不同,即使能分解某種糖(醇、苷)類,其代謝產物可因菌種而異。檢查細菌對培養基中所含糖(醇、苷)降解后產酸或產酸產氣的能力,可用以鑒定細菌種類。
      (2)方法:在基礎培養基中(如酚紅肉湯基礎培養基pH7.4)加入0.5~1.0%(w/v)的特定糖(醇、苷)類。所使用的糖(醇、苷)類有很多種,根據不同需要可選擇單糖、多糖或低聚糖、多元醇和環醇等,見表6-4-1。將待鑒定的純培養細菌接種入試驗培養基中,置35℃孵育箱內孵育數小時到兩周(視方法及菌種而定)后,觀察結果。若用微量發酵管,或要求培養時間較長時,應注意保持其周圍的濕度,以免培養基干燥。
      (3)結果:能分解糖(醇、苷)產酸的細菌,培養基中的指示劑呈酸性反應(如酚紅變為黃色),產氣的細菌可在小倒管(Durham小管)中產生氣泡,固體培養基則產生裂隙。不分解糖則無變化。
      (4)應用:糖(醇、苷)類發酵試驗,是鑒定細菌的生化反應試驗中最主要的試驗,不同細菌可發酵 不同的糖(醇、苷)類,如沙門菌可發酵葡萄糖,但不能發酵乳糖,大腸埃希菌則可發酵葡萄糖和乳糖。即便是兩種細菌均可發酵同一種糖類,其發酵結果也不盡相同,如志賀菌和大腸埃希菌均可發酵葡萄糖,但前者僅產酸,而后者則產酸、產氣,故可利用此試驗鑒別細菌。
      表6-4-1 常用于細菌糖發酵試驗的糖、醇類

    單糖   四碳糖:赤蘚糖 , 五碳糖:核糖 核酮糖 木糖 阿拉伯糖, 六碳糖: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甘露糖
    雙糖   蔗糖(葡萄糖+果糖)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麥芽糖(兩分子葡萄糖)
    三糖   棉子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多糖   菊糖(多分子果糖) 淀粉
    醇類   側金盞花醇 衛茅醇 甘露醇 山梨醇
    非糖類   肌醇

    2.葡萄糖代謝類型鑒別試驗
    (1)原理:細菌在分解葡萄糖的過程中,必須有分子氧參加的,稱為氧化型;能進行無氧降解的為發酵型;不分解葡萄糖的細菌為產堿型。發酵型細菌無論在有氧或無氧環境中都能分解葡萄糖,而氧化型細菌在無氧環境中則不能分解葡萄糖。本試驗又稱氧化發酵(O/F或Hugh-Leifson,HL)試驗,可用于區別細菌的代謝類型。
    (2)方法:挑取少許純培養物(不要從選擇性平板中挑取)接種2支HL培養管中,在其中一管加入高度至少為0.5cm的無菌液體石蠟以隔絕空氣(作為密封管),另一管不加(作為開放管)。置35℃孵箱孵育48h以上。

    (3)結果: 兩管培養基均不產酸(顏色不變)為陰性;兩管都產酸(變黃)為發酵型;加液體石蠟管不產酸,不加液體石蠟管產酸為氧化型。
        (4)應用:主要用于腸桿菌科與其它非發酵菌的鑒別。腸桿菌科、弧菌科細菌為發酵型,非發酵菌為氧化型或產堿型。也可用于鑒別葡萄球菌(發酵型)與微球菌(氧化型)。
    3.甲基紅(MR)試驗
    (1)原理:某些細菌在糖代謝過程中,分解葡萄糖產生丙酮酸,丙酮酸進一步被分解為甲酸、乙酸和琥珀酸等,使培養基pH下降至4.5以下時,加入甲基紅指示劑呈紅色。如細菌分解葡萄糖產酸量少,或產生的酸進一步轉化為其它物質(如醇、醛、酮、氣體和水),培養基pH在 5.4以上,加入甲基紅指示劑呈桔黃色。
    (2)方法:將待試菌接種于葡萄糖磷酸鹽蛋白胨水中,35℃孵育48h~96h后,于5ml培養基中滴加5~6滴甲基紅指示劑,立即觀察結果。
    (3)結果判定:呈現紅色者為陽性,桔黃色為陰性,桔紅色為弱陽性。
    (4)應用:常用于腸桿菌科內某些種屬的鑒別,如大腸埃希菌和產氣腸桿菌,前者為陽性,后者為陰性。腸桿菌屬和哈夫尼亞菌屬為陰性,而沙門菌屬、志賀菌屬、枸櫞酸桿菌屬和變形桿菌屬等為陽性。
    4.β-半乳糖苷酶試驗(ONPG試驗)
    (1)原理:乳糖發酵過程中需要乳糖通透酶和β-半乳糖苷酶才能快速分解。有些細菌只有半乳糖苷酶,因而只能遲緩發酵乳糖,所有乳糖快速發酵和遲緩發酵的細菌均可快速水解鄰硝基酚-β-D-半乳糖苷(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ONPG)而生成黃色的鄰硝基酚。用于枸櫞酸菌屬、亞利桑那菌屬與沙門菌屬的鑒別。
    (2)方法:將待試菌接種于ONPG肉湯中,35℃水浴或孵箱孵育18~24h,觀察結果。
    (3)結果:呈現亮黃色為陽性,無色為陰性。
    (4)應用:可用于遲緩發酵乳糖細菌的快速鑒定,本法對于迅速及遲緩分解乳糖的細菌均可短時間內呈現陽性。埃希菌屬、枸櫞酸桿菌屬、克雷伯菌屬、哈夫尼亞菌屬、沙雷菌屬和腸桿菌屬等均為試驗陽性,而沙門菌屬、變形桿菌屬和普羅威登斯菌屬等為陰性。
    5.VP試驗
    (1)原理:測定細菌產生乙酰甲基甲醇的能力。某些細菌如產氣腸桿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丙酮酸,丙酮酸進一步脫羧形成乙酰甲基甲醇。在堿性條件下,乙酰甲基甲醇被氧化成二乙酰,進而與培養基中的精氨酸等含胍基的物質結合形成紅色化合物。即V-P試驗陽性。
    (2)方法:將待檢菌接種于葡萄糖磷酸鹽蛋白胨水中,35℃孵育24~48h,加入50g/Lα-萘酚(95%乙醇溶液)0.6ml,輕輕振搖試管,然后加0.2ml 400g/L KOH,輕輕振搖試管30s至1min,然后靜置觀察結果。
    (3)結果:紅色者為陽性,黃色或類似銅色為陰性。
    (4)應用:主要用于大腸埃希菌和產氣腸桿菌的鑒別。本試驗常與MR試驗一起使用,一般情況下,前者為陽性的細菌,后者常為陰性,反之亦然。但腸桿菌科細菌不一定都這樣規律,如蜂房哈夫尼亞菌和奇異變形桿菌的VP試驗和MR試驗常同為陽性。
    6.膽汁七葉苷水解試驗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