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概要
本實驗對細菌膜蛋白進行了分離。
主要試劑
1. Tris-Mg 緩沖液
10mM Tris-Cl
5mM MgCl2
pH 7.3,4℃保存
2. 2%(w/v)十二烷基肌氨酸鈉 (SLS)
實驗步驟
1. 于20ml 營養肉湯中過夜培養細菌,37℃,200rpm。
2. 10000g、20min、4℃離心,去上清。
3. 20ml預冷的Tris-Mg緩沖液重懸,同樣條件離心,再重懸于預冷的Tris-Mg緩沖液。
4. 超聲波破碎細菌。
5. 3000g,10min室溫下離心去除未破碎細菌。小心吸取上清(含有胞質成分和細菌外被成分)。
6. 超速離心I:100,000g,60min,4℃,去除上清(胞質成分),收集細菌外被成分。
7. 用10ml含2%的SLS的Tris-Mg 緩沖液重懸沉淀物,室溫溫育20-30min。
8. 超速離心II:70,000g,60min,室溫沉淀收集外膜蛋白,去除上清(含細胞質膜)。重復7、8兩步。
9. 充分吸除上清,并根據沉淀體積大小用0.1-0.2 ml的ddH2O重懸沉淀物。根據公式:蛋白濃度(mg/ml)=1.450 D280-0.740 D260測定外膜蛋白濃度,調節蛋白濃度至40ug/ul,該蛋白質樣品-70℃貯存。
近日,東北農業大學單安山教授團隊成功構建了兼具抗菌活性和細胞穿透活性的“雙功能”自組裝納米抗菌肽用于對抗細胞內細菌,相關成果發表在《先進科學》上。“雙功能”自組裝納米抗菌肽的性能。東北農業大學供圖隨著......
在人類肉眼難以察覺的微觀世界中,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之間的博弈與互動構成了復雜的生態系統網絡。鐵是微生物維持生存的必需元素,也是微生物之間的博弈互動所爭奪的核心稀缺資源。然而,微生物在鐵元素博弈中遵循......
近日,包括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北洋講席教授張衛文在內的一個由國際頂尖合成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專家團隊在《科學》發文,呼吁謹慎并采取集體行動來解決鏡像細菌發展帶來的潛在風險。據介紹,“鏡像細......
想象一下,有一款新型疫苗,接種時不需要用針扎進肌肉注射,只需在皮膚上涂抹一種乳膏,使用起來毫無痛感,不會引起發熱、腫脹、發紅或手臂疼痛。人們無需排隊等待接種,而且其價格低廉。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
科學家擔心,人造細菌會從培養皿中“逃脫”,從而引發一場全球瘟疫,屆時地球上的生命將無法抵御。近日,38位科學家在《科學》發文呼吁,世界各國政府應該停止資助并禁止有關“鏡像細菌”的研究,因為這種細菌的化......
無論是人類還是細菌,生命過程中都會面臨病毒的威脅。你知道嗎?細菌雖然比人類簡單,卻也有自己的“免疫系統”用來保護自己免受感染。北京時間12月13日,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理系、重慶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先進科學》在線發表了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趙興洪/萬紅平團隊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成果成功利用仿噬菌體策略增強了肽類抗生素的治療效能,為細菌耐藥性控制提供了新策略。這是該團隊繼今年6月......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教授陳念永團隊在《納米生物技術雜志》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細菌可以通過多種策略與納米材料偶聯,在抗腫瘤治療中發揮多種作用。腫瘤生物學復雜性和異質性阻礙了有效癌癥治療方法的開發......
圖片來源: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在人們常用的牙刷和淋浴噴頭上,發現了600多種能夠感染細菌的病毒,其中不乏許多未被人類發現的“新面孔”。研究團隊表示,這些病毒對人類并......
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羅格斯大學微生物組與人體健康聯合實驗室牽頭的研究團隊,首次找到了腸道菌群里面的核心成員。該研究成果10月7日晚在線發表于《細胞》雜志。構建“蹺蹺板”模型該研究負責人、微生物組與人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