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利用單細胞RNA測序創建了第一個全面且具高分辨率的致瘧寄生蟲在其整個復雜生命周期中的轉錄圖譜:瘧疾細胞圖譜。該研究的結果揭示了該寄生蟲基因功能和調控的新線索,它同時也為研究涉及多種瘧原蟲物種的致瘧寄生蟲以及新藥研發和抗感染策略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可開放性獲取的新型參考數據集。瘧疾是人類的一種嚴重且有時是致命的疾病,它由瘧原蟲屬中的單細胞生物所引起。
雖然只有6種瘧原蟲已知會感染人類,但瘧原蟲有100多種,它們可感染多個物種的動物。然而,這些微型寄生蟲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它們有著復雜的生命周期,它們在該周期中可經歷多種形態階段,令它們能生活在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宿主的細胞環境內。雖然瘧疾是世界上主要的傳染病之一,它每年會造成近50萬人死亡并感染數億人,但在分子水平上,人們對這種微小的寄生蟲仍然基本未知。
Virginia Howick和同事描述了1787個伯氏瘧原蟲(這是瘧疾嚙齒動物模型中的致瘧寄生蟲)的跨越從蚊蟲介體到哺乳動物宿主等所有生命階段的單細胞轉錄物組。Howick等人發現了一組基因,其功能在整個瘧原蟲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得到保守,表明它們或是未來治療的潛在標靶。該瘧疾細胞圖譜還能讓研究人員表征三種不同瘧原蟲的單細胞發育階段,其中包括那些在野外條件下直接從感染患者細胞中分離出來的瘧原蟲。在相關的《視角》中,Elizabeth Winzeler更詳細地討論了這項研究對瘧疾研究的影響。
免疫球蛋白A(IgA)抗體在抵御粘膜病原體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盡管在血液中僅次于IgG,但其在機體對非粘膜病原體(比如惡性瘧原蟲)的免疫力中所扮演的角色,目前還并未被研究人員清楚闡明。近日,一篇......
按蚊的糖飲食和其體內腸道微生物在促進蚊子感染瘧原蟲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研究人員發現證據表明,用葡萄糖喂養的蚊蟲攜帶的亞西亞羊蹄甲菌(Asaiabogorensis)增多,這種細菌通過提高腸道pH值......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陳小平團隊前期研究發現,瘧原蟲感染激活荷瘤小鼠的抗腫瘤免疫反應,拮抗腫瘤免疫抑制微環境,并通過外泌體中的微小RNA(miRNAs)和腫瘤組織中的一種全新的長非編碼RN......
生物谷BIOON/--根據《eLife》雜志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瘧原蟲可以識別一種由免疫細胞產生的分子,然后用它來保護自己免受免疫系統的破壞。這項由新加坡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揭示了瘧原蟲逃避免疫系統的一......
糖分子是大多數有機體中的基本燃料來源。在惡性瘧原蟲中,葡萄糖的攝取對它的生命周期至關重要。像在其他細胞中一樣,糖通過轉運蛋白---專門為糖穿過細胞膜而設計的分子門戶---轉運到瘧原蟲中。如今,在一項新......
瘧疾一直以來是一個可怕的存在。在被攜帶瘧原蟲病原體的蚊子叮咬后的幾秒鐘內,瘧原蟲會侵入宿主的皮膚和血管,侵入肝臟,并埋藏在其中。直到成千上萬的被感染細胞破裂進入血液,引發致命的血液感染。如今,來自西雅......
在針對整個非洲大陸的首個瘧原蟲基因組研究中,來自贊比亞、加納、肯尼亞、美國、英國、埃塞俄比亞、馬達加斯加、坦桑尼亞、喀麥隆、德國、科特迪瓦、加蓬、尼日利亞和馬里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棲息在這個大陸不同地區的......
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利用單細胞RNA測序創建了第一個全面且具高分辨率的致瘧寄生蟲在其整個復雜生命周期中的轉錄圖譜:瘧疾細胞圖譜。該研究的結果揭示了該寄生蟲基因功能和調控的新線索,它同時也為研究涉及多種......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大阪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引發瘧疾的瘧原蟲或會依賴一種人類肝細胞蛋白來發育感染人類機體的紅細......
號稱能治愈癌癥的方法并不少見,比如近日刷屏的瘧原蟲治癌法。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教授陳小平在一次演講中公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瘧原蟲可成為抗癌生力軍,通過讓人感染瘧原蟲來治愈晚期癌癥。然而這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