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是維持高等動物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素,是一族A、B、C、和D環結構相同但側鏈不同的分子總稱,A、B、C、D環的結構來源于類固醇的環戊氫烯菲環結構。維生素D根據其側鏈結構的不同而有D2、D3、D4、D5、D6和D7等多種形式,在動物營養中真正發揮作用的只有D2(麥角鈣化醇)和D3(膽鈣化醇)兩種活性形式。
維生素D2即植物來源的麥角鈣化醇,其命名是9,10-斷鏈-(5Z,7E)-5,7,10(10),22-麥角甾四烯-3β-醇,為無色結晶,熔點為115~118℃,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其它有機溶劑;維生素 D3是存在于動物體組織及魚肝油中的膽鈣化醇,正式命名是9,10-斷鏈(5Z,7E)-5,7,10(19),22-膽甾三烯-3β-醇麥角鈣化醇,其先體是來自植物的麥角固醇,為無色結晶,熔點為84~85℃,不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