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7-17 09:28 原文鏈接: 綿陽用經濟杠桿推進秸稈禁燒

      秸稈禁燒工作要做得好,不僅要“堵”到位,還要“疏”得好。如何才能“疏”得好?

      綿陽市的回答是,在加強監管、解決好秸稈出路的同時,還要利用經濟杠桿的有效推動力。

      據初步統計,綿陽市今年累計處置秸稈140萬噸,處置率達96%。在小春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中投入約3400萬元,主要用于購買粉碎還田設備和對農民補貼,積極推進秸稈回收與綜合利用的力度和效率。

      ■政府表態:

      □秸稈禁燒以疏為主

      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綿陽市小春生產約產生秸稈146萬余噸。其中,完全禁燒區產生秸稈8.5萬噸。

      為讓人們呼吸上清潔的空氣,今年年初,綿陽市委、市政府就下決心把治理空氣污染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打響了一場秸稈禁燒戰役。

      “建設‘天藍、地綠、水凈、人和’的西部經濟文化生態強市,事關每個綿陽人的福祉,離不開良好生態環境的支撐。”綿陽市市委書記羅強表示,秸稈禁燒工作需要疏堵結合,才能標本兼治。

      羅強強調,雖然從當前看,秸稈禁燒仍以“堵”和“禁”為主。但從長遠看,將以“疏”和綜合利用為主。秸稈禁燒工作要不斷向拓寬秸稈綜合利用途徑、提高相關政策補貼方向傾斜。

      如何搞好綜合利用?如何實現從“堵”到“疏”的轉變?這需要資金的大量投入。

      據了解,目前,秸稈綜合利用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比較明顯,但由于利用過程中投入成本高,如秸稈還田需要收獲、深耕等配套機械,機械作業每畝增加生產成本50元以上;秸稈生物反應堆每畝需增加成本600多元,其經濟效益并不十分明顯。加之沒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因此,很難達到綜合利用的理想效果。

      為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開展,綿陽市今年主要從相關補貼政策方面進行探索,出臺了一系列獎補政策,在打包、粉碎、清運、還田上給予一定的補貼。

      ■對農戶

      □補貼資金占總投入1/5

      綿陽市環保局局長李作虎介紹,綿陽作為丘陵地區,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加之農村勞動力缺乏,機耕、機種、機收普及程度不高。特別是像油菜秸稈之類的,以往更是一燒了之。

      為了改善這一情況,綿陽市今年通過以政府投入、企業設點、農戶自發組織等方式,采購農業機械設備,使聯合收割機、秸稈打包機、粉碎機得到大面積的普及和推廣,大幅提高了農業機械化程度。

      據統計,全市目前共投入資金3417.5萬元。其中,采購、租賃粉碎和打包機等設備投入占總投入的45.25%。

      在秸稈收購方面,各地也積極采取相應有效措施,多個縣市區(園區)出臺了相關補貼政策,分別按每畝10元~40元的標準為農民提供補貼。其中,涪城區按每畝10元進行補貼,江油市每畝補貼5元~20元,梓潼縣每畝補貼40元,高新區每畝補貼20元,仙海區每畝補貼15元。

      據了解,綿陽市共補貼農戶資金600余萬元,約占總投入的1/5。

      ■對秸稈利用企業

      □提供小額收購資金信貸

      同時,通過提供小額收購資金借貸等方式,增強秸稈綜合回收利用企業的秸稈收購能力,擴大收購總量。如對美日佳、通美兩家公司進行小額收購資金借貸。

      此外,培訓費、儲運人工費及購買腐熟劑等投入270萬元,不到總投入的8%。其余為宣傳經費和監管投入經費。

      “這些補貼政策,不只是今年才有。”李作虎介紹,農業部門將把這些支持政策不斷完善固定下來,上升為長效機制。

      此外,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還制訂秸稈禁燒獎懲辦法,對所轄鎮鄉(街道辦)和部門實施獎懲。

      ■市長建議:

      □早日填補優惠政策空白

      “從目前省內各地情況來看,很多綜合利用技術在理論或小范圍內是可行的,但對于四川這個農業大省,在全面推廣過程中就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具體問題,操作起來困難重重。”綿陽市副市長王瑜表示,將建議四川省政府進一步設立專項資金,增加投入力度,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的研發。

      在各地建立試點示范,把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納入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文明生態環境建設試點示范范圍。將秸稈還田,秸稈氣化、膨化、固化、飼料化、沼氣化,收儲,青貯、微貯,生物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價值、知識、技術,普及推廣,典型引路,使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

      把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作為對 “三農”扶持項目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農機購置補貼、技術推廣服務等扶持力度。

      “雖然多個縣市區(園區)制定了秸稈禁燒綜合利用的資金補貼政策,但并不是所有的縣區(園區)都得到了相應扶持政策。有的在對秸稈綜合利用企業的優惠政策方面還是空白。”王瑜還建議,在金融貸款、稅收等方面進一步制定秸稈綜合利用鼓勵政策,使農民和企業得到實惠。同時,希望把綿陽市作為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區,在政策上予以傾斜支持。

    相關文章

    秸稈綜合利用瓶頸如何破

    7月中旬,我國不少地區三夏收獲已完成,作為農業廢棄物的秸稈該如何處理成為人們關注的又一焦點。秸稈作為農業廢棄物,是農業生產的“另一半”,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用則利、棄則害。開展秸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綜合利用企業免征環保稅促進工業固廢高值規模化利用

    “我們將盡快發布《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和《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屆時,企業可依據評價結果按有關規定申請暫予免征環境保護稅及相關產業扶持等優惠政策。”在近日舉辦的“2......

    黑龍江:將統籌10億元推動秸稈綜合利用

    記者從今日閉幕的第三屆中國黑龍江秸稈產業化大會獲悉:黑龍江將重點實施億畝秸稈還田行動,統籌資金規模10億元左右,用于推動秸稈綜合利用。擁有2億多畝耕地的黑龍江,是糧食生產大省,也是秸稈產出大省。秸稈資......

    東華能源丙烷資源綜合利用二期項目開工

    從寧波大榭開發區管委會獲悉,10月12日,東華能源丙烷資源綜合利用二期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東華能源丙烷資源綜合利用二期項目總投資65億元,計劃新建一套66萬噸丙烷脫氫、兩套40萬噸聚丙烯和配套設施,項目......

    東北大學攻克含鈦混合熔渣綜合利用難題

    歷時十年攻關,東北大學冶金學院教師張力帶領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含鈦混合熔渣清潔高效利用關鍵技術”,解決了含鈦鋼渣與含釩鈦高爐渣綜合利用這一世界性難題,實現了爐渣中鈦、鐵、釩、氧化鈣、磷組分的高效回收。......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利用河南從源頭拓寬秸稈出路

    今年全省秸稈還田使用率占比50%左右,粉碎加工飼料占比30%左右,能源(沼氣)利用占比9%左右,食用菌培植3%左右,造紙占5%左右,其他占3%。這是河南省農業廳寧曉峰處長給出的一組數據。為做好夏秋秸稈......

    出路不暢秸稈禁燒成基層治理“第一難”

    記者近日在河南多個農業大縣調研時發現,秸稈禁燒如今成為基層治理的“第一難”。干部駐田間,睡地頭,有苦難言。縣級財政耗費動輒千萬,倍感壓力。然而,盡管嚴防死守,秸稈仍因出路不暢,使禁燒難有實效。基層治理......

    環境時評:秸稈禁燒堵不如疏

    秸稈禁燒,除了從“禁”字上下功夫,還可以在“燒”字上想辦法。如果能讓秸稈燃燒得更充分、更科學、更有價值,也不失為一個有效解決途徑夏收季節,又有地方開始焚燒秸稈。近年來,盡管各地采取多種多樣的禁燒辦法,......

    吉林秸稈綜合利用指導意見2020年解決露天焚燒問題

    吉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出臺了《關于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推進秸稈資源多途徑、多層次利用,研究和完善鼓勵秸稈綜合利用配套政策措施,加大禁燒監管,形成“疏堵結合、......

    農業部回應“超級稻”:不影響相關研究

    針對近期引起關注的“隆平高科超級水稻減產絕收”一事,昨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重申,涉事稻種并非“超級稻”,但減產絕收一事并不會影響國家對超級稻的研究,要加強品種的適應性評估。此外,張......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