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村日前獲得了美國綠色建筑協會頒發的綠色環保金獎“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金獎”。前來頒獎的美國財政部部長保爾森表示,各種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使北京奧運會成為“最綠色”的一屆奧運會。
“籌備奧運會期間,按‘綠色’方式辦事,減少奧運籌備工作對環境的影響;促進城市的環保,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7年前北京向世界鄭重承諾,“綠色奧運”作為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之一,將貫穿賽前、賽中與賽后。如今,中國人實現了自己的承諾,北京奧運會從規劃到實施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中,都把“綠色奧運”理念融入到奧運會“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當中。
奧運會是人類向自我身體極限的挑戰,是人類向內探索的集中體現與展示。隨著時代、歷史的發展變遷,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單純挑戰人體生理、心理的極限,并不能帶給人類光明的前景,人類必須與環境相協調。中國自古以來就倡導的“天地人和”傳統哲學,與奧運會“更高、更快、更強”的拼搏精神實現了有機結合,第29屆奧運會的“綠色奧運”理念,就是這種人與環境相互協調歷史潮流的最好體現。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綠色奧運”的理念提出開始,北京就在各種細節上展開了一場特殊的奧運會。水質、空氣質量、交通等各個方面都力求做到位,“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更快”——建成快速城市交通網絡。地鐵5號、10號、8號線,北京至天津快速城際鐵路等都在奧運會之前開通,如此密集地開通公共交通,這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見的。城市公共交通網絡的形成,讓北京奧運會向著“更快”前進。
“更高”——讓北京的天更高。北京奧運會期間的空氣質量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重點。為了讓北京的天更藍、更高,北京一直在努力。搬遷首鋼、汽車單雙號限行、推廣國Ⅳ排放標準汽車、鼓勵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如今,這些努力都得到了回報,北京的天比以往更藍、更高。今年7月,北京的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6 天,比去年同期增加3天。大氣中各項污染物濃度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了20%左右。而今年8月以來,空氣質量更是全部達標。
“更強” ——用新技術保證水質達標。水環境也是保證奧運會成功召開的一個重要方面。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人工湖是亞洲最大的以再生水為主要水源的人工湖,為了保證水質達標,北京在清河再生水廠、北小河再生水廠采取了磁分離技術、MBR工藝等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北京用超越前人的勇氣和技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而在場館設計上,“綠色奧運”的理念也一直體現在細節中。射擊館的雙層窗戶,不僅可以實現隔音、保溫的效果,而且在開啟時,還會形成空氣對流,大大減少了空調的使用;網球場觀眾席上面的幾個幾何形的缺口,不僅造型美觀,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新鮮空氣流通……甚至連國家體育場鳥巢也為了環保重新設計修改。
北京奧運會的主火炬仍在熊熊燃燒,相信中國一定會將“綠色奧運”的理念、管理和技術的細節發揚光大。 (文雯)
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司長魏殿生二十二日在BIMC表示,中國利用先進的生物科技保證了綠色奧運的優良環境。魏殿生表示,中國在發展和保衛北京及其周邊的綠化成果上,采取了很多措施,花費了很多心思。 ......
作為兌現綠色奧運承諾的一項內容,北京奧組委目前已采購了500多萬個全生物降解塑料袋,用于奧運會餐飲和處理垃圾。這批塑料袋分為7個品種,降解性能達到全世界最嚴格的歐盟降解塑料材料標準,全降解材料成分占9......
2008年8月1日,北京—奧運召開在即,賽默飛世爾科技配合國家相關機構,在興奮劑檢測、機場反恐安全、環境監測和食品安全等方面都已經做好準備,全力支持第29屆北京奧運會,為“綠色奧運”的順利舉辦貢獻一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