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6-16 14:41 原文鏈接: “美麗中國”贏得世界喝彩

      央視網消息: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一時間,國際輿論嘩然。

      有評論稱,這一做法將破壞美國在國際社會和國際事務上的信譽,削弱美國的公信力,“使美國放棄了大國責任”。

      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又一次充分體現了大國的責任擔當。

      世界正將全球氣候治理的希望更多寄托于中國。

      中國立場堅定

      作為世界超級大國、最大經濟體和碳排放大國,美國的退出對《巴黎協定》是一個重大打擊,必定會對協定目標的如期達成造成不利影響,嚴重阻礙全球為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努力,引發了眾多國家的不安和譴責。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政府明確表示,無論其他國家的立場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中國都將加強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認真履行《巴黎協定》。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后,中國和歐盟迅速聯手,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綠色聯盟”,協助籌集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這是一次“鮮明的重新洗牌”:北京和布魯塞爾已同意采取措施,加快“不可逆轉”的擺脫化石燃料的進程,并鞏固《巴黎協定》的“歷史性成就”。

      在與發達國家積極斡旋外,中國還積極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承諾設立200億南南合作基金、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

      近年來,中國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國際合作,參與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已批準加入50多項與生態環境有關的多邊公約和議定書,在推動全球氣候談判、促進新氣候協議達成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美麗中國”贏得世界喝彩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發表演講說:“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習近平主席向世界昭示了中國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的美麗愿景,把中國追求“綠水青山”與踐行一個大國應有的承諾與責任聯系在一起。

      習近平強調,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從十八大首次提出“美麗中國”、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進聯合國,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得到了國際社會普遍的認可和贊揚。

      2016年5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專門發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充分認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舉措和成果。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第27次理事會,通過了推廣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決定草案。聯合國副秘書長阿奇姆·施泰納認為:“中國在生態文明領域,不僅是給自己,而且也給世界一個機會,讓我們更好地朝著綠色經濟轉型。”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曾先后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笹川環境獎”、“綠色環境特別獎”、“全球環境領導獎”、“地球衛士獎”等授予中國環保等部門。

      綠色治理見成效

      與“美麗中國”藍圖對應的是,中國在行動上認真履行自己的承諾,近年來為世界環境所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指出,2016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前一年下降6.6%,遠超出當初計劃下降3.9%的目標。2011年至2015年間,中國碳排放強度下降了21.8%,相當于少排放23.4億噸二氧化碳。中國確定了“十三五”期間碳排放強度下降1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15%等一系列約束性指標。

      中國目前已是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今年1月,中國宣布了一項可再生能源發電計劃。這項計劃將創造1300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意味著在2016年至2020年之間新增的發電能力,將有一半來自可再生能源發電或核能發電。

      十八大以來,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布局,逐步改變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制訂“史上最嚴格”《環保法》,樹立不可逾越的生態紅線,推出低碳城市試點、碳排放交易市場和“大氣十條”等一系列環保政策。

      中國已清晰準確地認識到發展新能源對改善國民生活、發展經濟、提升國家競爭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

      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中國的發展轉型不僅將幫助中國處理來自資源消費和環境退化方面越來越大的壓力,還將向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表明:走上一條更加可持續、環境友好型的新的發展道路是可能的。”

      《巴黎協定》描繪的綠色低碳發展全球大勢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選擇相一致,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的環保政策,兌現減排承諾都將一以貫之。

      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和擔當。

    相關文章

    這一年,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2022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年,是我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一年。全國空氣質量指標在歷史性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后,空氣質量繼續......

    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包括5類指標每五年評估兩次

    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及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包括空氣清新、水體潔凈、土壤安全、生態良好、人居整潔5類指標。按照突出重點、群眾關切、數據可得......

    營造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

    草長鶯飛春已至,又到一年植樹時。在植樹節到來之際,記者專訪了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記者:2019年是新中國設立植樹節40周年。40年來,植樹節在推動國土綠化、培養全社會生態......

    全國政協: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

    黨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和委員們圍繞“污染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建言獻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

    美麗中國必將呈現

    有人問80多歲的中國環保老人曲格平先生:“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后,您覺得生態文明建設會怎樣?”他回答:“我就講一句話,新時代新思想令人鼓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美......

    科技界等熱議十九大報告:以飽滿熱情建設美麗中國

    12次提及“生態文明”,15次提及“綠色”,十九大報告對建設美麗中國濃墨重彩的闡述,將天藍地綠水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藍圖繪制得更加清晰。“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像對待生命一......

    “美麗中國”贏得世界喝彩

    央視網消息: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一時間,國際輿論嘩然。有評論稱,這一做法將破壞美國在國際社會和國際事務上的信譽,削弱美國的公信力,“使美國放棄了大國責任”。......

    核電發展能否助力美麗中國

    原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news.com/ny/2013/05-17/4828895.shtml主持人:劉莉(本報記者)嘉賓:葉奇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

    環境保護部發布2013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2013年“六?五”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同呼吸共奮斗”,旨在釋放和傳遞建設美麗中國人人共享、人人有責的信息,倡導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個公民都應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