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油第一個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制氫裝置在玉門油田投產,所制氫氣純度達99.99%,通過輸氫管道、管式槽車等送至中國石油玉門油田煉化總廠等企業,實現從生產到利用的全流程貫通。由此,玉門油田......
3月22日,陜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宋永永副教授團隊在Science上發表關于中國可再生能源對生態系統影響的Letter文章,提出中國應提高可再生能源規劃和建設標準。這是該團隊繼2023年2月之......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與此同時,被稱為“新三樣”的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總額達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2月......
荷蘭科學家研究認為,到2050年,用替代性蛋白質取代50%的動物產品,可以騰出足夠的農業用地生產可再生能源(其能量相當于今天的燃煤發電),同時從大氣中去除大量二氧化碳。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環境科學期刊《......
主要內容二氧化碳去除技術(CarbonDioxideRemoval,CDR)將“凈”變為“凈零排放”。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評估,所有將全球變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2℃......
月1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韓國蔚山科學技術院科學家借助新配體交換技術,合成出基于有機陽離子的鈣鈦礦量子點(PQD),開發出迄今能效最高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據了解,量子點是半導體納米晶體,尺寸從幾納米到幾......
近幾年來,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在活性層材料設計、器件加工優化、穩定性提高等方面取得了發展,特別是功率轉換效率已達到19%以上,為未來商業化應用提供了保障。Y系列非富勒烯受體的出現,有效提高了OS......
1月16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宣布,其研發的太空太陽能衛星(SSPD-1)已成功在軌運行一年,并完成了3項實驗測試。研究人員認為,衛星搭載的這3個重達110磅的原型器件是成功的,相信這一結果“將有助于規......
1月16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宣布,其研發的太空太陽能衛星(SSPD-1)已成功在軌運行一年,并完成了3項實驗測試。研究人員認為,衛星搭載的這3個重達110磅的原型器件是成功的,相信這一結果“將有助于規......
近日,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比2022年增長50%,裝機容量增長速度比過去30年的任何時候都要快。報告預測,未來5年全球可再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