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一副特殊的高科技眼鏡,醫生小心切除閃著藍光的癌變組織。
透過一副特制的高科技眼鏡,醫生小心切除閃著藍光的癌變組織……當地時間2月10日,一臺特殊的外科手術在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市一家醫院里進行,借助這項剛剛問世的可視技術,原本幾不可見的癌細胞變得無所遁形。
據美國媒體報道,這副能夠“看見”癌細胞的眼鏡由華盛頓大學(W U)放射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教授塞繆爾?阿基里弗教授領隊研發成功,在理想狀態下,它可以幫助外科醫生在手術時一次性徹底切除所有癌變組織。
眾所周知,即使置于高性能的顯微鏡下,癌細胞也難以被發現。但有了這副眼鏡之后,醫生能夠輕松區分健康細胞和癌細胞,從而確保首次手術時不會遺漏任何癌變組織,進行二次切除手術以“查缺補漏”的可能性也由此大大降低。
據介紹,使用時,需要先把一種特定的分子藥劑涂抹在腫瘤及其周邊組織上,這種藥劑會附著于癌細胞、令其發出肉眼不可見的光芒,然后,主刀醫生戴上一個形似眼鏡的頭盔式顯示器,通過自定義視頻技術,即可看清癌細胞分布于何處。
“目前,我們尚處于研究初期,未來會進行更多的改進和測試工作。”乳腺外科醫生朱莉?馬格塔勒是10日進行手術的主刀大夫,同時也是第一個在實際操作中使用癌細胞可視眼鏡的人,“一想到這項新技術將令病患獲益良多,我們就干勁十足。”
依據現在的醫護流程,外科醫生手術時需要切除腫瘤及其附近組織,而這些組織中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癌細胞。隨后,切除下的組織標本被送往病理實驗室接受檢驗,如果在其中發現癌細胞,則需進行第二次甚至多次手術,直至癌變組織被完全切除。
據馬格塔勒介紹,依靠現有的技術,無法準備判定癌變組織的全部范圍,所以大約20%至25%的乳腺癌患者接受首次手術切除腫瘤后,還需經受第二次手術。
“借助這種癌細胞可視眼鏡,可以在首次手術時一次性切除所有癌變組織。這意味著,沒有必要再進行后續手術,病人也無需承擔隨之而來的病痛和手術費用。”馬格塔勒希望,這項新技術能夠降低、甚至完全消除二次手術。
轉移擴散通常會導致癌癥的致命后果。新出現的證據表明,只有原發癌細胞的亞群進行多步驟重新編程,以獲得侵蝕周圍環境和逃避循環中的細胞凋亡的能力,才能在遠處器官中形成轉移灶。另一方面,所有使轉移細胞能夠應對......
隨著治療癌癥新技術CAR-T療法的問世,人類攻克癌癥可能會從夢想慢慢變成現實。未來癌癥不可怕,沒錢治病才要命,未來長壽真的只是個技術問題。CAR-T療法又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奇跡!85歲!國內年齡最大!重......
西澳大學和泰拉松兒童研究所目前正在領導一項針對寵物犬的獨特臨床試驗,該試驗可能為針對最常見的兒童癌癥之一——肉瘤的新免疫療法鋪平道路。該療法是一種聚合物填充的凝膠,其中裝有免疫治療藥物,當患者切除肉瘤......
據澳大利亞悉尼加文醫學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一些癌細胞可部署并行機制來逃避免疫系統的防御,而且能抵抗免疫治療。研究人員發現,通過抑制殺傷性T細胞的活動,并阻礙免疫系統標記腫瘤細胞,乳腺癌細胞能夠復制和轉......
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有更多的優勢才可以取得多方面的進展和進步,這是一直以來大家都默認了的,而且按照后續的運營里有更多的可能性,技術發展是絕對不可以忽略。由于人類的總數量越來越多,因此也給地球造成了相應的負......
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科學家繪制了人類視網膜細胞染色質的組織。這些纖維將30億個長如核苷酸的DNA分子打包成緊密的結構,并與每個細胞核內的染色體相匹配。由此產生的全面的基因調控網絡為基因表達的......
美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蝗蟲不僅能“嗅出”癌細胞和健康細胞之間的差異,還能區分不同的癌細胞系。研究人員說,這項工作可以為使用昆蟲感覺神經元的設備提供基礎,從而僅通過呼吸就可以實現癌癥的早期檢測。日前,研......
光熱療法是利用具有較高光熱轉換效率的材料,將其注射到人體內部,使其聚集在腫瘤組織,并在外部光源(一般是近紅外光)的照射下將光能轉化為熱能來殺死癌細胞。它具有選擇性高,全身毒副作用小,并且治療時間短(大......
根據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癌細胞會產生少量自身形式的膠原蛋白,形成一種獨特的細胞外基質,影響腫瘤微生物群,并保護免疫反應。這種異常的膠原蛋白結構與人體內生成的正常膠原蛋白......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PLoSONE上題為“ChaperonincontainingTCP1asamarkerforidentificationofcirculatingtumorcellsin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