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之吻”:瀕死的“船底座V382”恒星向外噴射超高溫氣體,而在美宇航局廣域紅外探測器捕捉的照片中,這些氣體宛如兩片嘴唇的形狀。
“上帝之眼”:寶瓶星座內的螺旋星云看上去就像始終不眨動的大眼睛。
北京時間6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公布了廣域紅外探測器(簡稱WISE)拍攝的一組最新照片,在其中一張照片上,兩片嘴唇狀云團圈住了一顆恒星,看上去就像“告別之吻”。
這顆恒星(紅圈中心的白點)其實是銀河系中質量最大的“常駐居民”之一。像這樣的天體都被稱為“沃爾夫-拉葉星”(Wolf-Rayet star),是以最早發現此類天體的天文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它們使得太陽看上去像是“侏儒”。廣域紅外探測器于2009年發射升空。
該恒星名為“船底座V382”(V385 Carinae),位于船底星座,距離地球大約1.6萬光年,質量是太陽的35倍左右,而直徑是太陽的近18倍。而且,船底座V382恒星的溫度更高,亮度是太陽的一百萬倍。美宇航局表示,熾熱的恒星會很快燃燒殆盡,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燃燒掉在里面不斷沸騰的更重的原子。這些物質燒盡后就變成了像這張圖中的云團,發著明亮的光芒。
天文學家認為,這種紅外光來自于氧原子,在船底座V382恒星的紫外線輻射的作用下,氧原子被從它們的一些電子中剝離。一旦這些電子再次與氧原子融合,就會生成可被廣域紅外探測器發現的光。整個過程類似于熒光燈泡的工作機制。這張照片是由大約300個畫面拼湊而成,這些畫面是在廣域紅外探測器探測宇宙時拍攝的。
事實上,這不是天文學家第一次在夜空中發現臉部特征,例如1924年發現的、有“上帝之眼”之稱的螺旋星云,近日,安設在智利山頂的一臺大型望遠鏡又捕捉到它的最新靚照。螺旋星云距離地球大約700光年,位于寶瓶星座內,是一顆正在垂死掙扎的恒星,大小類似于太陽。天文學家估計,太陽會在大約50億年內經歷相同的過程。
一顆距離地球1.3萬光年的坍縮恒星非比尋常,因為發現它的研究人員說它不應該存在。2024年1月,這顆恒星被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的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ASKAP)首次探測到,很可能是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脈......
近日,泛半導體缺陷檢測創新型企業創銳光譜宣布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由光速光合領投。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和產能擴容。創銳光譜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領先的瞬態光譜技術產業化企業,立足瞬態光譜......
記者15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近日利用星震學方法,在探測類太陽恒星小尺度磁場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天文學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磁場在現代天體物理學中非常普遍且......
一顆恒星能有多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將其強大的“眼睛”對準銀河系附近的恒星形成區域,可能會看到褐矮星的下限。3個團隊已經發現了十幾顆3到5個木星質量的褐矮星,而且沒......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張軍等人聯合南京大學陸海、張榮團隊通過設計制備單光子雪崩光電二極管,發展主動淬滅主動恢復讀出電路技術,研制出具有實用價值的紫外半導體單光子探測器。研究團隊利用該......
天文學家首次拍攝到了另一個星系中一顆恒星的詳細照片,這顆恒星在16萬多光年之外。這顆巨型恒星可能正顯示出它還有幾年就要爆炸的跡象,而這一過程是人們從未見過的。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天文學與天體物理......
天文學家首次拍攝到了另一個星系中一顆恒星的詳細照片,這顆恒星在16萬多光年之外。這顆巨型恒星可能正顯示出它還有幾年就要爆炸的跡象,而這一過程是人們從未見過的。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天文學與天體物理......
據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網站近日報道,英國研究人員正著手設計全新探測器來捕獲暗物質。下一代探測器的規模將為目前世界上最靈敏的暗物質探測器LUX-ZEPLIN(LZ)的10倍,希望能發現更廣泛的潛在暗物質候選......
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在探測百億光年外的遙遠深空時,發現了一些很小的明亮紅色天體,現有理論難以確定它們到底是什么。最近的兩項研究顯示,這些昵稱為“小紅點”的神秘天體有可能是內部恒星高度密集的星系。大多......
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被認為是暗物質主要候選粒子之一。26日,世界上最靈敏暗物質探測器LUX-ZEPLIN(LZ)的觀測結果公布。結果顯示,沒有證據表明WIMP的質量超過9GeV/c2(千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