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8-04-24 10:02 原文鏈接: 美新型月球探測器擬年底發射攜帶六種儀器

        將幫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月球表面的幾臺儀器已安裝到該局新的月球探測器“月球偵察軌道器”(LRO)上。這些功能強大的設備將更細致地對月球進行觀測,使人類更深入地洞察這個地球的近鄰。探測器總裝測試團隊的工程技術人員正幾乎夜以繼日地工作在NASA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的一間潔凈室內,為探測器的測試和今年晚些時候的最終發射做準備。6臺儀器中,目前已有4臺裝到探測器上,有1臺將很快安裝到位,另有1臺將在不久后運到。這些儀器是:

      (1)“萊曼-阿爾法測繪項目”,由西南研究所研制建造,用于在遠紫外譜區對全月面進行測繪,并在極區尋找表面上的冰和霜。它將拍攝那些只有星光照射、終年處于陰影之中的區域的圖像。

      (2)輻射效應宇宙線望遠鏡(CRaTER),由波士頓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研制建造,用于研究月球輻射環境,以使科學家能確定月球輻射對宇航員和其它生命的潛在影響。它還將試驗輻射效應模型,并測量類似于人體組織的一種塑料的輻射吸收情況,從而可能會有助于開發防護技術,保護未來登月宇航員的安全。

      (3)“預言家月球輻射計實驗儀”,由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噴氣推進實驗室研制建造。“預言家”將從軌道上測定月球表面和亞表面溫度,能識別出冷阱和可能存在的水冰沉積以及凹凸不平的地形和其它威脅著陸安全的因素。

      (4)“月球軌道器激光高度計”,由戈達德中心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設計建造,將測量著陸場處的陡坡和月面的不平度,并生成月球的高分辨率三維地圖。它還將測量和分析月球地貌,找出總有光照和終年不見陽光的區域。

      (5)“月球探測中子探測器”,由俄羅斯建造,已從莫斯科空間研究所運到戈達德中心,將用于生成高分辨率氫分布圖,并采集有關月球輻射中子成分的信息。分析它的數據將可能找到月面附近有水冰存在的證據。

      (6)“月球偵察軌道器相機”,由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提供,將獲取高分辨率圖像,以幫助確定著陸場地和了解月球的地貌和成分,將在5月份運到戈達德中心。

      探測器上還將攜帶由NASA探測系統任務署和空間運行任務署出資研制的“迷你射頻技術驗證”實驗裝置。這種小型雷達將用于對極區進行成像,并尋找水冰。該系統的通信能力也將在這次探測任務中進行試驗。

      “月球偵察軌道器”擬在2008年底由宇宙神5火箭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它將在低極軌道上繞月飛行1年,執行基本探測任務。探測任務可能延長3年,以采集月球及其環境更詳細的科學信息。這些信息將有助于美國宇航員安全和有成效地重返月球。

    相關文章

    我國完成首次液態金屬空間熱管理在軌試驗

    近日,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的空間站航天技術試驗領域完成我國首次液態金屬熱管理在軌試驗,取得了系列關鍵技術成果。液態金屬的導熱和吸納熱量能力遠大于傳統導熱劑,能夠實現高熱量的快速散發,在航空航天、先......

    托舉航天的青春力量!走進80、90后航天人

    在中國取得的一系列航天成就背后,有這樣一組數據:嫦娥團隊平均年齡33歲,天問一號團隊平均年齡35歲,北斗團隊平均年齡31歲。《面對面》專訪航天五院副總設計師黃震、航天一院緊固件室副主任馮韶偉、北京航天......

    衛星互聯網:讓全球處處有信號

    有了衛星互聯網,就意味著天上成百上千顆衛星,能時刻與地球上的手機、輪船、飛機、汽車等交換信息——身處大山里,也不必發愁沒信號,仍然可以盡情地網上“沖浪”,無論是在陸地、海上或者空中,都可以準確獲取貨物......

    航天科技成果亮相航天創新創業大賽

    4月24日是第八個中國航天日。作為今年航天日的預熱活動,第四屆中國航天創新創業大賽今天(21日)在青島開幕,一批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這是一款能夠在距離地表10公里至30公里平流層內長期駐留的太陽能動......

    航天日重磅活動搶先看

    今年4月24日是第八個中國航天日。今年中國航天日主題是“格物致知叩問蒼穹”,主場活動將在安徽合肥舉辦。近年來,中國“太空之家”遨游蒼穹、“祝融”“羲和”探火逐日……一次次飛躍與突破,刷新著中國航天的新......

    揭秘!我國航天史上首個電動艙門

    在夢天實驗艙氣閘艙,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傾力打造的我國航天史上首個電動艙門,也是世界航天史中首次在空間站中使用電驅動自動開關的密封電動艙門,為我國航天員在軌安裝艙外設備提供了有力支持。它的自......

    NASA發布機器人火星探測愿景

    一輛接一輛的火星車,讓美國宇航局(NASA)對火星的探索走向高峰:十年內,一項耗資數十億美元的任務,將把目前由“毅力號”火星車收集的巖石樣本帶回地球。但之后呢?據《科學》報道,3月29日,NASA火星......

    NASA在火星表面發現“完美圓形”沙丘

    當地時間3月16日報道,美國宇航局航天器上的攝像機在火星上發現了幾乎“完美圓形”的沙丘。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麥克尤恩一直在研究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照片,他說,雖然沙丘在火星上很常見,但它......

    除了探索宇宙航天力量還這樣造福人民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報告中提到,科技創新成果豐碩。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航天領域的一次次突破都引發全國人民的關注。而除了向浩瀚宇宙進發,航天力量還在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中國將選拔國際航天員已有多國提出飛行需求

    近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已有多國提出選派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的需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表示,來到中國的空間站,用中國的飛船上太空,對中國的飛行器要進行熟悉。希望他們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