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替代能源。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最近在《自然·能源》雜志發表文章提出,在找到高效經濟的替代能源之前,當前和不久的將來,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有望作為一種解決方案:短期內既能用于捕獲和轉化二氧化碳,長期又能幫助生產和儲存氫氣,并以此為工具,最終形成一個碳中和的能量循環。
MOFs是由金屬氧化物構成的材料,結構多樣,空隙極多。內部孔隙大小、形狀能通過有機和無機鍵來調整,可以捕獲氫氣、二氧化碳等氣體,而且許多MOFs能在不同溫度、壓力條件下保持高度穩定。
從長期看,氫氣是清潔能源的最終目標,但存儲是一大難題,要求低溫高壓,存儲和生產的成本都太高,而能吸收氫氣的MOFs有助于解決存儲問題。目前已有的兩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177和MOF-210,都能吸收大量氫氣,但仍需低溫存儲,且合成成本過高。研究人員仍在尋找相對廉價、更易儲氫的MOFs新結構。
從中期看,天然氣是一種過渡能源,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比汽油少,開采技術和基礎設施在許多國家已相當完備,但它所需的存儲空間比汽油大。美國能源部先進研究計劃署有一個新計劃,目標是開發出可行的甲烷存儲系統,并提出每克吸附劑吸附甲烷的具體值。迄今為止,MOFs正在接近這一目標,使用MOFs容器可多存儲3倍的天然氣。最近報道的一種鋁-soc-MOF-1,每克吸收的甲烷量離美國能源部的目標僅一步之遙。
從目前看,MOFs可從捕獲和轉化兩方面減少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MOFs的孔隙和化學性質都可調整,如鎂-MOF-74在室溫下能吸收的二氧化碳達自重的37.9%,但它仍需改進。此外,MOFs還可作催化劑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用化合物。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科研團隊在使用智利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時,首次在一顆白矮星WD0816-310的表面觀察到金屬“疤痕”。這些疤痕是恒星在吞噬其周圍行星和小行星后留下的明顯標志。研究......
2023年6月,吳忠帥收到了一份來自《自然》(Nature)的審稿意見。打開郵件,其中一位審稿人的拒稿意見提的非常刁鉆,里面密密麻麻的問題讓他有點不知所措。但是科研如同“登山”,他認為:“既然決定了研......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劉崗研究員團隊與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合作,研制出將半導體顆粒嵌入液態金屬實現規模化成膜的新技術,并構建出新型仿生人工光合成膜,其具有類似樹葉的功能,在太......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介紹,該所科研人員近期制備出具有高抗疲勞性能的3D打印鈦合金材料,未來有望在航空航天領域發揮作用。該成果于北京時間2月2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由科普世界提供據了解,理想......
研究人員展示“水電池”。圖片來源:卡雷爾·穆拉瓦·理查茲。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和中國遼寧大學聯合團隊發明了不會著火或爆炸的可回收“水電池”。新開發的電池處于水儲能設備這......
據《先進材料》雜志報道,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于光的打印金屬納米結構的方法。這種方法比目前任何可用技術都更快、更便宜。具體而言,它比目前的傳統方法快480倍,成本僅為原方法的1/35。......
非線性光學材料在原子冷卻、量子信息存儲、光子飛輪和光開關方面的應用展現了廣闊前景。團簇是化學領域中重要的結構單元,但是現有的團簇理論大多側重于對幾何構型的解釋,對其性能特征的描述相對較少,探索團簇結構......
【內容速覽】目前,最先進的電催化劑仍然嚴重依賴于傳統的貴金屬基納米粒子,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且資源稀缺。而熱解型的金屬、氮共摻雜的碳材料金屬?氮?碳(M?N?C)成本相對低廉,催化性能優異,成為當前性能......
2023年12月11日,衡昇質譜(北京)儀器有限公司宣布與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以下簡稱“川大分測中心”)共建質譜實驗室。雙方將依托該共建實驗室,深耕元素標記與單納米顆粒領域研究,力爭取得更多科研成果......
毛細管電色譜(CEC)因兼具高效液相色譜(HPLC)的高選擇性和毛細管電泳(CE)的高分離效率而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在毛細管電色譜中,選擇合適的固定相材料對獲得優異的分離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