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必須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心性哮喘與急性支氣管哮喘發作的鑒別 支氣管哮喘發作類似于心源性哮喘,心性哮喘左室擴大不明顯或缺如時,需與急性支氣管哮喘發作鑒別,其主要鑒別點是:支氣管哮喘常有自青少年起的長期反復發作史或過敏史或呼吸系感染反復支氣管哮喘發作史,應用解痙藥物如氨苯堿等有效,抗心力衰竭治療則無效;肺部以哮鳴音為主,可有細,中濕啰音,具有貯氣性,常有胸腔過度膨脹,雙側膈肌下移且固定,肺部叩診可呈過清音,由于該病常反復發作因而患者常有永久性肺氣腫征象,心性哮喘有基礎心臟病史和征象,年齡較大,多伴勞累性氣促,肺部細濕啰音為主,多局限于肺底部,貯氣不顯著,兩肺底叩診仍呈清音或變濁,此外,還可用呋塞米進行利尿治療鑒別,心性哮喘呋塞米靜脈注射后病情可好轉,支氣管哮喘則無變化。
2.左心衰竭與支氣管炎的鑒別 老年病人尤其表現為哮喘性支氣管炎者也和急性左心衰竭相似,本癥常有明顯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肺部啰音散在且以干性啰音為主,無器質性心臟病病史和征象,按支氣管炎治療可奏效。
3.左心衰竭與間質性肺炎的鑒別 亦多見于老年人,起病急驟,呼吸窘迫,口唇發紺,肺底濕啰音等,本癥在胸片上有斑點狀肺紋理增多,提示存在肺間質炎癥;抗心力衰竭治療無效而應用激素可奏效。
4.左心衰竭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鑒別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人可平臥,但有明顯的低氧血癥,吸氧不能糾正;有過度換氣征象,血氣分析PaO2,PaCO2均降低,起病早期往往有顯著增快的呼吸(>28次/min)和心率(>120次/min),有特殊的發病原因,但無發紺,肺部聽診清晰無啰音,胸部X線亦無陽性發現。
5.慢性右心力衰竭與腎病,肝硬化的鑒別 這些病變均可出現雙下肢水腫,腹水,肝大等表現,但一般都有各自不同的病史特點,而且常無頸靜脈怒張可資鑒別,但應注意慢性右心力衰竭可以繼發心源性肝硬化。
6.右心力衰竭與上腔靜脈綜合征的鑒別 上腔靜脈綜合征因可引起頸靜脈怒張有時需與右心力衰竭鑒別,右心力衰竭一般有有關心臟病病史及右心力衰竭的心臟癥狀和體征,上腔靜脈綜合征通常有頸胸部腫瘤病史,可有典型的廣泛性顏面及上肢水腫,右心力衰竭一般無,心導管檢查可發現上腔靜脈綜合征無右房右室壓增高。
7.慢性右心力衰竭與縮窄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縮窄的勞累性呼吸困難和腹部脹滿出現早,且很常見,逐漸表現體循環靜脈壓增高的征象,酷似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時,縮窄性心包炎也是右心力衰竭并不常見的病因,因其治愈可能性很大,識別此型心力衰竭極為重要,縮窄性心包炎常見于青少年,可無急性心包炎病史,腹水肝大往往比下肢水腫明顯,心臟一般不大,心尖搏動減弱,部分病人呈負性心尖搏動,心音弱,脈壓差小,約半數病人有奇脈,常有Kussmaul征,表現為吸氣時頸靜脈膨隆更為明顯或壓力增加,并可出現心包叩擊音,使用硝酸甘油則可使之消失,X線檢查見右心緣僵直,可見心包鈣化影,超聲檢查可發現心包增厚,僵硬及粘連,心導管檢查可見右室充盈受阻曲線,呈現為舒張早期下陷,后期呈平臺,形成所謂平方根號征,臨床診斷實難確定而又實屬需要時可開胸探查。
8.慢性右心力衰竭與大量心包積液 心包內壓的增高亦可壓迫心臟,使靜脈回流受阻,出現靜脈系統淤血征象,大量心包積液多有下列較特征性表現可資鑒別:
(1)擴大的心臟濁音界可隨體位改變而有明顯的變化。
(2)心音低弱遙遠,心尖搏動減弱或消失。
(3)有積液所致的壓迫征,如大量積液壓迫肺臟所致的Eward征,在左肩胛下區叩診濁音伴管性呼吸音。
(4)壓迫支氣管,喉返神經,食管和肺導致干咳,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和吞咽困難等。
(5)有時可聞及心包摩擦音,二維超聲心動圖可見積液所致的無回聲區,不但可明確診斷,還可估計積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