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男性,84歲,農民
【主訴】
反復咳喘三余年,再發加重十天余
【現病史】
患者三余年來反復出現咳嗽、氣喘,多于冬季及受涼后發作,具體治療不詳。十余天前咳喘再發,有白痰,間或有黃痰,活動后感氣喘,有畏寒感,無明顯發熱,有活動后胸悶,無明顯胸痛,就診我院,擬"AECOPD"收入院進一步診治。病程中患者無明顯發熱,咳嗽劇烈時有頭痛,無頭昏,無意識障礙,無胸痛,無咯血,無腹痛及腹瀉,無惡心、嘔吐,無肢體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無進食梗阻及聲音嘶啞,精神可,食納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否認黑便及血尿。
【既往史】
有“支氣管哮喘及肺結核”病史,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癲癇等慢性病史,有“膽囊切除、前列腺增生”手術史,有外傷致“右側膝關節、股骨頭置換術”手術史,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預防接種史不詳。
【查體】
T:36.6℃,P:100次/分,R:22次/分,BP:131/72/mmhg。一般情況:神志清楚,發育正常,營養中等,急性面容,自動**,步入病房,查體合作。皮膚黏膜:全身無皮疹及皮下出血,皮膚粘膜無黃染,皮膚無水腫,無肝臟及蜘蛛痣。淋巴結: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頭頸部:鞏膜無黃染,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3mm,對光反射靈敏。眼瞼無水腫及下垂,眼球活動自如,球結膜無充血及水腫。耳廓無畸形,乳突無壓痛,外耳道未見異常分物。鼻無畸形,鼻翼無煽動,各鼻竇區無壓痛。口唇無紫紺,口角不歪,伸舌居中,咽無充血,扁桃體不腫大。頸軟,無抵抗,頸動脈波動正常,頸靜脈無充盈、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征陰性,氣管居中,甲狀腺對稱,無腫大,未及結節,未聞及血管雜音。胸部:**發育正常,**未及腫塊。肺:胸廓無畸形,呼吸運動兩側對稱,節律規則,雙側語顫對稱正常,雙肺叩診清音,聽診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羅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心前區無隆起,心尖搏動位置正常,心尖搏動無彌散,未觸及震顫,心濁音界未見異常,心律100次/分,律齊,心音中等,各瓣膜區聽診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部:腹平坦,未見腹壁靜脈曲張,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腹肌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包塊,莫非氏征陰性,肝上界位于右鎖骨中線第五肋間,肝腎區無叩擊痛,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正常。**直腸:痔核:未檢。脊柱四肢:脊柱四肢無畸形,活動自如,雙下肢無水腫。四肢肌力、肌張力可。神經系統: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腦膜**征陰性。專科情況唇無發紺,氣管居中,胸廓對稱無畸形,呼吸運動兩側對稱,雙側語顫對稱,雙肺叩診清音,聽診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羅音及胸膜摩擦音。
【輔助檢查】
CT胸部,1、肺氣腫,兩肺多發結節、兩肺纖維灶伴牽張性支擴可能;2、L1椎體楔形變;3、建議必要時作進一步檢查。呼吸功能測定:輕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初步診斷】
1.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2.支氣管擴張
【診斷依據】
患者為老年男性,主要因“反復咳喘三余年,再發加重十天余”入院。專科檢查:唇無發紺,氣管居中,胸廓對稱無畸形,呼吸運動兩側對稱,雙側語顫對稱,雙肺叩診清音,聽診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羅音及胸膜摩擦音。3.輔助檢查:CT胸部,1、肺氣腫,兩肺多發結節、兩肺纖維灶伴牽張性支擴可能;2、L1椎體楔形變;3、建議必要時作進一步檢查。呼吸功能測定:輕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既往史:有“支氣管哮喘及肺結核”病史,所以1.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2.支氣管擴張診斷明確。
【鑒別診斷】
1.心源性哮喘:患者多有高血壓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粉絲性心臟病和二尖瓣狹窄等病史和體征。陣發性咳嗽,常咳出粉紅色泡沫狀痰,兩肺可聞及廣泛性濕羅音和哮鳴音,左心界擴大,心律增快,心尖部可聞及奔馬律。胸部X線檢查時可見心臟增大,肺淤血征,有助于鑒別。2.急性肺栓塞:常急性起病,有劇烈胸痛、呼吸困難、咯血、紫紺等癥狀,常有栓子來源的基礎疾病,完善相關檢查、檢驗助診,目前考慮可能性不大。3.肺結核:常有結核中毒癥狀,如午后潮熱、盜汗、乏力、體重減輕等,常有干咳、咯血,痰檢可發現抗酸桿菌,胸片或胸部CT可發現病灶,目前暫時不考慮。4.支氣管肺癌:**性咳嗽、咳痰,可有痰中帶血,或原有慢性咳嗽,咳嗽性質發生改變,胸部X線片或CT檢查可發現占位性病變、阻塞性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痰細胞學檢查、支氣管鏡或肺穿刺活檢可有進一步明確診斷。
【診治經過】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血氣分析:二氧化碳分壓33.3(mmHg)↓,氧分壓77.8(mmHg)↓;血常規(病區急):中性粒細胞%0.798↑;肌鈣蛋白、腎功能、心肌酶譜、尿常規基本正常。凝血功能測定五項(急診):D-D二聚體2320(ug/L)↑;葡萄糖v11.68(mmol/L)↑;電解質(快速):鈉v134.5(mmol/L)↓;肝功能、CEA、艾滋病毒抗體正常。尿沉渣定量+尿液分析:尿葡萄糖1+;降鈣素原0.049(ng/ml)↑;腦利鈉肽前體246.70(pg/mL)↑;血糖測定:葡萄糖6.05(mmol/L);超敏C反應蛋白22.50(mg/L)↑;CT胸部,1、肺氣腫,兩肺多發結節、兩肺纖維灶伴牽張性支擴可能;2、L1椎體楔形變;3、建議必要時作進一步檢查。呼吸功能測定:輕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支氣管舒張試驗陰性。心電圖正常。患者癥狀較前好轉。予以哌拉西林舒巴坦聯合左氧氟沙星抗炎、多索茶堿、甲強龍平喘等對癥治療,經過一周的治療后患者癥狀好轉,予出院。
【臨床診斷】
1.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2.支氣管擴張
【分析總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該病好發于老年人,男性居多,常反復發作,于冬春季發病明顯。一般通過既往病史以及患者目前的癥狀以及胸部CT檢查可以明確診斷。本例患者入院時即診斷明確,一般需要考慮進行兩聯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一般選擇青霉素頭孢類結合喹諾酮類聯合抗感染效果佳,當然可以結合痰液以及血液的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但是可能需要等待一周左右的時間。另外需要結合多索茶堿、甲強龍平喘治療,以及相應的對癥支持治療。入院時需要和患者及家屬溝通1.反復高熱,病情可能加重,出現呼吸衰竭、肺性腦病,意識障礙、昏迷及死亡可能,患者心功能不全,嚴重時發生急性肺水腫,呼吸衰竭可能。感染加重、敗血癥、反復高熱、ARDS等可危及生命。老年患者基礎疾病多,住院治療期間有發生病情不能控制、惡化的可能,需要與患者及家屬及時溝通,避免醫患矛盾。
病例來源:愛愛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