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房顫患者年齡在65歲以上,并且有已知的危險因素,特別是高血壓、肥胖和睡眠呼吸暫停。為什么自行車手、跑步者和其他健康狀況良好的運動員有時也會有這類風險?人們對此知之甚少。這可能涉及遺傳因素和與運動相關的心臟及其電節律重塑。
參與賽艇項目的精英運動員。圖片來源:MARK NOLAN/GETTY IMAGES
據《科學》報道,澳大利亞圣文森特醫學研究所運動心臟病專家Andre La Gerche正在研究這個悖論。他領導的一項名為Pro@Heart的研究表明了耐力運動對心臟的影響。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心臟電生理學家Mina Chung說,這些努力很重要,因為房顫代表著一種“迅速蔓延的流行病”,主要是由肥胖和人口老齡化驅動的。她說,僅在美國就有500多萬人受到影響,預計從2010年到2030年,全球患病率將翻一番。
在房顫中,被稱為心房的心臟上部腔室不規則跳動且速度失控,與下部腔室不同步。這種情況會導致疲勞、昏厥、胸痛和其他癥狀,長期持續會帶來更嚴重的危險。多年來,醫生一直敦促久坐的房顫患者和那些有房顫風險的人動起來。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心臟生理學家Adrian Elliott說,運動是一種有益的強大力量,可以減少心臟僵硬、改善血液流動、促進電穩定性,所有這些都可能有助于預防和控制房顫。
但過去20年的研究表明,從事多年高強度運動可能會使心臟進入“不愉快”的電狀態,導致一些運動員患房顫的風險比同齡的非運動員高出5倍。Elliott說,大多數研究表明,耐力運動員在晚年會患房顫,盡管在某些情況下,房顫可能在他們運動生涯中就已出現。
2016年,La Gerche與澳大利亞、比利時的合作伙伴一起啟動了Pro@Heart,迄今已有近500名16至23歲的精英運動員報名參加。研究目標是對精英運動員進行至少25年的跟蹤研究,并追蹤其心臟變化,包括心臟的大小和電傳導模式。另一組研究對象是128名年齡在45歲至80歲的前優秀賽艇運動員,以及一組非競技運動員。
在該研究中,年輕精英運動員運動期間的核磁共振掃描顯示,一些運動員的心臟“太大了,以至于被推到胸壁和脊柱上”。La Gerche說。他想知道心房與脊柱的摩擦是否會引發心臟炎癥。而炎癥一直被視為潛在的房顫驅動因素,它也可能由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引起。
退役賽艇運動員的房顫發病率驚人——20%,而對照組為3%。他們可能比其他耐力運動員有更高的房顫風險。也許是因為這項運動吸引了更高的人,而身高是房顫的一個風險因素。另一個因素可能是賽艇運動員每周訓練20或30個小時。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運動生理學家Jack Goodman說,這項工作不僅可以幫助受房顫影響的運動員,還提供了在不受其他健康問題的混淆影響下研究房顫的機會。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貴州省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切實筑牢生物安全防線,近日,貴州省科技廳首次舉辦全省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培訓班,貴州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友昌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來自省直......
作為人體血液循環的動力之源,心臟健康對于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自然界中卻存在著很多威脅心臟健康的物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數據顯示,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約占全球死亡總人數的1/3。微納......
據最新一期《風濕病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多攝入一些咖啡因,或能為心臟健康加分。為了降低心血管風險,目前醫生給出的建議大都與減少炎癥有關,包括少服用可的松藥物、不吸煙、降低膽固醇,以及控制高血壓等......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Ruvkun)。生理學或醫學獎是2024年諾貝爾......
科技日報北京9月9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西北大學和得克薩斯大學西南分校聯合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細菌細胞可“記住”其身體和周圍環境的暫時變化。盡管這些變化沒有被編碼在細胞的遺傳基因中,但細胞仍然會將這......
熊貓圈粉絲的“心上熊”大明星花花和萌蘭都是高顏值熊。然而,大熊貓繁殖后代一直是一件復雜而頗具風險的事。作為同父異母的兄妹,萌蘭和花花將來能不能找到門當戶對的另一半,將顏值和可愛遺傳給下一代,是粉絲們關......
目前橡膠生產上的主要栽培品種均可追溯到來自橡膠樹屬(Hevea)巴西橡膠樹(H.brasiliensis)種內的22株1876(年)魏克漢種質,遺傳資源狹窄是橡膠樹雜交育種進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領導的團隊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研發出一種新的3D打印材料。這種材料既有足夠的彈性以承受心臟的持續跳動,又具有足夠的韌性以承受關節的擠壓負荷。它易于塑形以適應患者獨特......
5月31日,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發表聲明稱,全球第二例接受基因編輯豬腎移植的患者麗莎·皮薩諾,在移植47天后,因“左心室輔助裝置產生的血壓不足以為腎臟提供足夠的血液灌流,導致她的移植腎功能累積性......
圖片表示從人類原始生殖細胞樣細胞(綠色)到人類有絲分裂前精原細胞(紅色)的體外分化。圖片來源:日本京都大學人類生物學高級研究所科技日報北京5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在《自然》雜志上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