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水稻栽培專家凌啟鴻執筆的《鹽堿地種稻有關問題的討論》一文,日前發表在《中國稻米》后,在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凌啟鴻在該文中指出,我國已積累了豐富的鹽堿地種稻經驗,最基本的條件是引淡水灌溉洗鹽,他認為目前水稻耐鹽育種取得突破性的創新發展,但尚不能改變鹽堿地種稻還必須靠淡水灌溉洗鹽這一基本規律。其次,實現灘涂鹽堿地開發種稻,必須以建設長距離輸送淡水灌溉工程為基礎,淡水需求量巨大,工程巨大,時間長,因此,實現大面積灘涂種稻較困難。
凌啟鴻認為,陳日勝把在海灘地發現的野生稻定名為“海稻86”或稱“海水稻”,都是合理的,不過它也僅是一個耐鹽的種質資源,因此,不能把青島用淡水稀釋后的海水進行灌溉的耐鹽品種也稱“海水稻”。這是因為,灌溉水中80%以上是淡水,而且生產上都是把淡水直接灌入稻田。再則,生產上很難先用淡水稀釋海水后種稻。海水灌溉種稻事實上不存在,“海水稻”是名不符實的偽命題。“海水稻”的名稱,過分夸大了耐鹽育種的作用,忽視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礎作用,會引起誤導。
什么是“海水稻”?揚州大學農學院戴其根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耐鹽堿水稻,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海水稻”,不是能在海水中生長的水稻,“海水稻”只是耐鹽堿水稻的一種形象化稱呼,并非字面理解的“直接利用海水對水稻進行灌溉種植”,而是一類可以在海邊灘涂等鹽堿地生長的水稻品種。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有媒體報道了一個重大創新成果———在青島海灘上種植的“海水稻”產量達到最高畝產為621公斤。因此,有專家認為,有了“海水稻”,我國的沿海灘地可以開發成為新的商品糧基地,我國的糧食安全有了新的保障。更有專家測算,如果在1億畝鹽堿地推廣“海水稻”,按畝產300公斤保守計算,年產量也將達到300億公斤,能養活8000萬人口。
但在幾十年從事水稻栽培研究以及鹽堿地種稻實踐的凌啟鴻看來,耐鹽育種可以節省鹽堿地種稻灌水少部分的成本,確實是一項先進的科技成果。但發展鹽堿地種稻,切不可忽視大量淡水灌溉洗鹽這一最基本的條件,耐鹽育種僅是一項配套的措施。對發展鹽堿地種稻,切不可因有了“海水稻”而過分樂觀。上億畝大規模發展的灘涂種稻,是一個長期的理想目標,缺乏現實性。
據介紹,對于把土壤含鹽量降至0.2%以下的指標,戴其根教授也曾做了研究驗證,用含鹽量0.3%的水栽培水稻,參試品種均未能正常生長。因此,將含鹽量控制在0.2%及以下,是現有水稻品種正常生長的必要條件,也是淡水灌溉洗鹽地開發種稻的必需條件。
有專家也提出,“搞科學研究,來不得半點夸大,更不能簡單下一個結論。新的技術、新的工藝、新的成果,能否用起來,能否用得好,能否真正有成效,都是要經過反復的研究與應用實踐,才能夠得到科學的結果”。
“這是全球10億公頃鹽堿地的福音”“這項研究為未來培育耐鹽堿植物,打開了一扇大門”“鹽堿地有救了”……在中國科學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專家們對3月24日發表于《科學》和《國家科學評論》上的作物耐堿研究......
記者從海西州農牧局獲悉,為穩步推動柴達木盆地鹽堿地開發利用,儲備耕地后備資源,正式啟動柴達木盆地地區鹽堿地普查工作。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體是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
中新網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耐鹽大豆育種研究和示范推廣工作獲得重大進展——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所(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田志喜研究團隊成功選育的耐鹽高產優質大豆新品系“科豆35”,在山......
吉林西部是中國蘇打鹽堿地的集中分布區,長久以來,大風將鹽堿向東部搬運,威脅著中部典型黑土區。20多年來,中國科學院四代科研人致力于用科技扎起“綠色柵欄”,守護黑土平原大糧倉的安全。今秋,中國科學院東北......
白花花或水汪汪的鹽堿地,科學家就在這里展開育種工作受訪者供圖汽車在山東東營平坦的高速公路上疾馳,玻璃窗外盛夏蔥蘢的草木和一片片蓄滿的水塘向后飛掠而過。記者拋出的一個關于東營長穗偃麥草種植情況的問題打開......
近日,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項目鹽堿地生態治理與高效利用大安示范區模式三“鹽堿化草地生產力提升與生態屏障構建模式”在白城市到保鎮舉行了現場觀摩會。東北師范大學教授王德利擔任現場測產專家組......
7月17日,國家鹽堿地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隆重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現武、東營市市長陳必昌、山東省黃三角國家農高區黨工委副書記田和友、農業農村部農田建......
前不久,山東省東營市新戶鎮種糧戶王甲民開墾的一片鹽堿地上,冬小麥喜獲豐收。王甲民抓起幾棵麥穗,搓了兩把,手上留下飽滿的麥粒,“種地還是要相信科學。”他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王甲民說的“科學”,指的是中國......
“鹽堿地咋治理?有的是以藥治堿,有的是以肥調堿,我們是通過中藥微生態技術用嗜鹽堿的生物菌‘吃鹽’。”王大慶是遼寧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業務經理。去年,他們在吉林省大安市紅崗子鄉,搞了5畝鹽堿地做治理試驗,......
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依托中科院鹽堿地資源高效利用工程實驗室,秉持“適鹽用鹽,以鹽治鹽”的鹽堿地資源高效利用思路,圍繞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