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纖維在150℃左右進行初熔,至165℃~170℃完全熔融。
在熔點法中,聚乳酸纖維的熔點在165℃~170℃之間,滌綸纖維的熔點一般在252℃左右,錦綸6纖維在220℃左右,錦綸66在260℃左右,丙綸纖維在180℃,乙綸纖維在160℃左右,雖然能將其與滌綸、錦綸區分開,但容易和乙綸混淆,加上許多低熔點滌綸的研發,使單純應用熔點法不易進行定性鑒別。 對聚乳酸進行紅外吸收光譜分析試驗,其紅外吸收光譜圖見下圖。
由紅外吸收光譜圖可見在1747cm-1左右有雙鍵伸縮振動強的吸收峰,C-O的伸縮振動在1076cm-1左右,1179cm-1左右有二個最強的吸收峰,表明該纖維具有酯類特征的吸收峰,屬聚酯家族。但C=O伸縮振動頻率位置相應與苯環共軛的聚酯類要高,強度要弱。
在紅外吸收光譜試驗中,聚乳酸纖維和聚酯纖維的光譜吸收圖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但可以通過聚乳酸的特征峰:1076cm-1、1179cm-1、1747cm-1,表明該纖維具有酯類特征的吸收峰,屬聚酯家族。根據C=O基與苯環共軛,C=O基的伸縮振動頻率比上述位置高低,強度的強與弱,區分聚乳酸纖維和滌綸纖維。 對聚乳酸纖維進行化學溶解試驗,觀察聚乳酸纖維在一定溫度、溶解時間條件下,在一定的酸、堿、鹽及有機溶劑中的溶解狀態,具體見表2。 聚乳酸纖維溶解性能表 溶劑 觀察時間/min 1 5 10 30 硫酸(98%),常溫 S0 S S S 硫酸(75%),50℃ I I I I 硫酸(59.5%),60℃ I I I I 鹽酸(36%),常溫 I I I I 鹽酸(20%),常溫 I I I I 甲酸(98%),常溫 I I I I 甲酸(80%),常溫 I I I I 甲酸/氯化鋅,75℃ I I I I 冰乙酸,常溫 I I I I 冰乙酸,80℃ I I P S/P 冰乙酸,煮沸 P S S S 氫氧化鈉(5%),常溫 I I P P 氫氧化鈉(5%),煮沸 P P S S 氫氧化鈉(2.5%),煮沸 P P P S 次氯酸鈉(1mol/L),常溫 I I P P 二甲基甲酰胺,常溫 I △ △ △ 二甲基甲酰胺,煮沸 S0 S S S 二氯甲烷,常溫 S0 S S S 丙酮,常溫 I I I I 注:S0——立即溶解,S——溶解,P——部分溶解,I——不溶解,△——溶脹。
在溶解試驗法中,從上表可以看出,聚乳酸纖維能溶解于常溫下的二氯甲烷和煮沸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可以將之與滌綸有所區別,這是鑒別聚乳酸纖維和滌綸纖維及丙綸、乙綸纖維的關鍵點所在。聚乳酸纖維與滌綸纖維的化學溶解性部分相同,但聚乳酸纖維屬線性脂肪族類聚酯纖維,而滌綸屬芳香族類聚酯纖維,這 2 種纖維在分子結構上的差異導致化學溶解性有明顯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