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2日 為促進北京地區色譜技術的應用與交流,了解色譜技術的發展趨勢,北京色譜學會于北京日壇賓館舉辦了“2016年北京色譜年會”。本屆色譜年會的主題是“色譜與健康”,年會邀請到張玉奎院士、江桂斌院士、龐國芳院士等色譜領域著名的專家、學者及色譜廠商作大會報告,報告在生命過程、疾病診斷與治療、環境影響、情感因素、激素與藥物等方面色譜技術的進展。來自各科研院所、大學及企業的約400名專業人士參與了本次大會。北京色譜學會名譽理事長劉虎威為我們主持了開幕式。
2016年北京色譜年會會議現場
北京色譜學會理事長 劉虎威
第一部分: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院士 張玉奎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院士張玉奎為我們帶來題為《蛋白質組學深度覆蓋》的報告。報告中簡述開發的一種基于離子液體的篩選方法,同時,以hela細胞與癌癥標記蛋白ENOX2(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二硫鍵交換蛋白)為例,ENOX2在多種癌癥中均可檢測到,但含量很小,傳統方法檢測起來非常難。在Web of Science收錄的色譜及毛細管電泳相關論文數量,中國在05年-14年色譜領域發表的文章逐年上升,在14年已遠遠超過美國,但收錄的色譜及毛細管電泳相關論文的h-index仍與美國、德國等國有一定差距。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院士 江桂斌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院士江桂斌為我們帶來的報告題為《細顆粒的表征與示蹤技術》。報告中江桂斌為我們講述了目前人們最為關注的霧霾問題,在霧霾天二噁英和石英晶體的濃度顯著高于非霧霾天,且空氣中含有上千種不同的細菌;PM2.5顆粒中含有銻、砷、鉻、鎘等重金屬,其中銻暴露會顯著促進前列腺癌細胞的增殖。在顆粒物的毒性成分識別及其毒理學機制方面目前還有許多問題不夠明確,如:顆粒物的暴露組和污染物不確定;形成危害的主要成分比/比例不清楚;PM2.5的濃度是否能夠指示健康風險等。報告中還闡述了同位素分餾高精度測定方法,人工納米銀與天然納米銀的穩定同位素分餾效應的差異來自于其保護層的化學活性的差異,有可能通過同位素分餾來識別環境中納米材料的來源。PM2.5中的Si同位素具有顯著的季節變化規律,表征了不同季節來源的不同;重度污染、中度污染及輕度污染的PM2.5樣品具有顯著不同的Si同位素組成,不同污染程度時的PM2.5具有不同的污染來源。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士 龐國芳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士龐國芳為我們帶來的報告為《構建世界常用農藥殘留大數據庫 提升食品安全監管前移能力》。報告中介紹了農藥殘留檢測以電子標準取代實物標準的新技術的研究,通過高分辨質譜+互聯網+地理信息(GIS)結合的方式,建立農藥殘留檢測數據庫。通過研發非靶標高通量農藥殘留偵測技術,為1200多種農藥建立電子標準,研發農藥殘留高通量高分辨率GC-Q-TOFMS和LC-Q-TOFMS新技術;研發高分辨質譜(GC-Q-TOFMS和LC-Q-TOFMS)農藥殘留質譜自動匹配定性鑒定軟件等手段,實現了農藥殘留鑒定電子化。通過構建高分辨質譜(HRMS)+互聯網+智能分析三元技術融合農藥殘留偵測平臺和構建高分辨質譜(HRMS)+互聯網+智能分析三元融合技術軟件的農藥殘留大數據分析,實現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大數據報告生成自動化。
龐國芳還通過視頻為我們演示了《中國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在線制圖系統》。該系統可裝于電腦或手機,31省會/直轄市農藥殘留狀況一目了然。無論在辦公室、在田間、還是在市場都可以隨處檢索觀看,并可以以產地、農藥等不同的方式追根溯源。
第二部分:新技術報告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 那順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那順為我們帶來的報告題為《安捷倫革命性氣相色譜系統的創新技術與應用》。安捷倫新的革命性氣相色譜依客戶需求而設計。Intuvo 9000 具有模塊化的流路芯片,芯片式保護柱技術延長了色譜柱壽命,并且再也無需切割色譜柱,從而避免了由色譜柱切割維護引起的保留時間偏移問題。快速直接加熱技術可有效降低能耗,增加樣品通量,減少實驗臺面積占用。Intuvo智能鑰匙具有自我識別及記錄功能。在連接方式上,可使用移動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具備交互式圖形界面及APP的訪問方式。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分析測試儀器市場部 黃崢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分析測試儀器市場部專家黃崢為我們帶來的報告為《行有界意無盡——LC-GC聯用技術拓展無限分離可能》。目前色譜分離技術已成為必備工具服務于各行各業,一維色譜可滿足常規分析檢測需求,二維色譜能夠提升峰容量并強化分離能力,全二維色譜能夠將峰容量提升到“數以萬計”,但樣品過于復雜會導致分析能力顯著下降。島津最新的解決方案:LC-GC聯用系統可將目標組分從復雜樣品中分離出來,根據實際分析需求配置系統,只將包含目標組分的LC組分傳輸至GC單元,配置PTV進樣口,靈活控制進樣量能夠讓分析工作更簡單。LC-GC聯用系統可針對復雜樣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如石油化工行業(油品中烷烴、烯烴和芳烴類組分的族組成分析等)、食品安全(植物油等)和復雜環境樣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測定等。
默克化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 段存爭
默克化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應用工程師段存爭為我們帶來的報告題為《氧化鋯涂覆顆粒技術在復雜基質食品樣品分析中的應用》。報告中為我們介紹了一種新的從高脂肪樣品中萃取非極性分析組分需要去除脂肪干擾物的策略——使用氧化鋯涂覆的硅膠顆粒填料:Z-Sep、Z-Sep /C18、Z-Sep+。報告中舉例在橄欖的幾種農殘分析回收率方面,Z-Sep/C18要優于 PSA和C18/PSA填料。在食品檢測中,脂肪基質經常會與需要檢測的非極性目標污染物共同萃取,在GC分析時,脂肪基質會在靈敏度與方法的穩固性方面帶來問題,氧化鋯涂覆顆粒技術的填料Z-Sep能夠有效減少脂肪基質的干擾。Supel? QuE Verde產品,包含新的GCB和Z-Sep+,能夠保持在一個高水平的葉綠素去除的情況下,提供高共平面農藥的回收率。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劉曉達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劉曉達帶來的報告為《創新性色譜質譜技術推動生物制藥發展》。報告首先介紹了目前生物制藥發展趨勢,隨后為我們介紹了賽默飛的各類應用于 生物制藥的產品,如:用于樣品制備的SMART digest 試劑盒,用于生物制藥分離Vanquish UHPLC,可用于分析單克隆抗體的SEC-LC/MS,完全表征解決方案,行業領先的MS解決方案:Q Exactive? MS Family / Exactive? Plus EMR MS/Orbitrap Fusion? Tribrid? MS Family,以及整體的生物制藥工作流程解決方案。
珀金埃爾默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韓志強
珀金埃爾默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韓志強為我們帶來的報告題為《PerkinElmer液質質新技術及應用》。報告中主要介紹了Qsight 220 MSMS系統,該產品區別于業內其他產品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基于氣流的離子傳輸設計,因為該獨特的設計,使得QSight?具有了“不怕臟”的優勢,即對樣品前處理的要求大幅降低,節省了時間,同時,儀器也更加便于維護,并且其體現出了分析復雜樣品的優勢。另外,這也是業內不多見的立式三重四極桿液質產品,可以顯著節約實驗室空間。自動清潔的HSID(Hot Source Induced Desolvation)能夠獲得可靠的結果。報告中還介紹了TorionT-9便攜式氣相色譜質譜儀,這是一款輕便的氣質聯用儀,擁有與實驗室色譜儀器相媲美的分離效果,可在野外嚴酷的環境下操作,儀器啟動快速,每小時可分析12個樣品,鋰電池可持續工作2.5小時以上,配有內置高壓氦氣罐。
第三部分:專題報告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國詮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國詮為我們帶來了題為《液相色譜柱技術進展漫議》的報告。報告中指出隨著色譜研究的深入,從色譜速率理論可知理論塔板高度與填料粒徑成正比。在2004年Waters公司首先推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譜。但是高輸液壓力、粘滯升溫現象和對儀器的高要求限制了其發展,可以說目前的亞二微米柱填料技術已達其巔峰狀態。近年來2.6-2.7μm的SPPs柱以其較低的壓力、相等或較高的柱效、幾乎相近的負載量而為廣大用戶所接受,正逐漸取代亞二微米色譜柱。整體柱是另一種通過降低色譜柱對流體的固有阻力、縮短擴散傳質的路徑以提高分離效率和速度的途徑,目前由于柱間性能的重現性難以保證限制了其發展。貫流色譜柱具有高柱效、快速、高負載和低壓力的特點,如果能 制備出粒徑更小且均勻,具有雙孔結構,孔徑分布均一的貫流色譜填料,就能獲得更高效的分離。一種事半功倍的途徑是提高分離的選擇性,從利用和調整分子間互相作用力入手以提高選擇性,是獲得高效分離的一條捷徑。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教授 董夢秋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教授董夢秋為我們帶來的報告為《Quantitative Phosphoproteomics Analysis of the Insulin/IGF-1 Signaling Mutantsin C.elegans》。董夢秋的研究為用蛋白質定量分析技術表征胰島素的突變,以線蟲為模型研究衰老的過程。研究發現線蟲的DAF-2基因的突變導致胰島素信號通路下調,胰島素信號通路下調使得線蟲壽命翻倍。研究發現蛋白質合成總體水平的下降與延長壽命有一定關聯。通過初步的數據分析和初步的驗證工作發現了胰島素信號傳導通路里面很多關鍵的蛋白激酶和轉錄因子的磷酸化位點。同時發現了另外一條通路,胰島素受體酪氨酸激酶還可以通過抑制GCN-2激酶來調節負責參與了蛋白合成里面的蛋白elF2α的位點的磷酸化。
北京大學教授 陳興
北京大學教授陳興帶來的報告題為《糖基化的特異標記與分析》。色譜分析是糖化學和糖生物學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細胞里面,糖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體系,陳興的研究團隊使用用傳統的色譜分離,并鑒定它的含量,在活體中看到糖類的動態變化。把糖原來的代謝標記從沒有細胞選擇性變得具有細胞選擇性,同時在活體中可以標記特定的組織。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 汪夏燕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汪夏燕帶來的報告題為《微納毛細管色譜用于生物分子分析》。傳統的DNA分離方法采用凝膠電泳,此方法存在成本高、步驟繁瑣、費時費力,使用致癌物等缺點。汪夏燕團隊建立了在自由溶液中、無篩分介質、無管壁修飾、無“拖曳標簽”的條件下,DNA分子在很寬堿基對范圍內的快速色譜分離方法。實現低成本,高性能分析。汪夏燕團隊還建立了微納毛細管等內徑刻蝕制備不同形貌尖端的方法,用于超微體積樣品的取樣,集取樣和分離于一體,減少樣品的損失和污染。同時基于電滲的原理建立了對微納流體可控驅動和精準操控的方法,并可用于驅動HPLC分離。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葉明亮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葉明亮帶來的報告題為《創新色譜方法與蛋白質組修飾譜分析》。報告中闡述了三種修飾肽段的分離富集新方法:利用酶與底物的相互作用發展的酶輔助富集方法,利用酶與底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發展的酶輔助多維分離方法,利用修飾與識別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發展的結構域親和色譜方法。同時報告中還提出了蛋白質翻譯后修飾分析所面臨的的挑戰:細胞內存在超過300種翻譯后修飾;翻譯后修飾大多發生在具有重要生理調控功能的低豐度蛋白質分子上;目前蛋白質修飾位點的鑒定覆蓋率僅為5-40%;相互作用網絡復雜,大量修飾位點不知道作用酶。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汪海林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汪海林帶來的報告題為《DNA甲基化分析》。報告中總結了幾方面的研究成果:小分子可通過多種機理調控基因組DNA甲基化和羥甲基化;維生素C是Tet酶的輔助因子,增強其催化氧化5Mc能力,促進5hmC形成;醌類化合物通過刺激細胞內活性氧,調控Tet酶的另一輔助因子Fe2+水平,從而增強其催化氧化5mC形成5hmC的能力;鎳可通過頂替Tet酶催化中心Fe2+而抑制其催化氧化活性,抑制5hmC形成。
北京大學副教授 白玉
北京大學副教授白玉為我們帶來的報告題為《情感與代謝組學分析》。白玉的團隊以Clock基因突變小鼠Clockdel19/del19為動物模型,基于LC-QTOF MS的代謝組學分析方法,開展了野生型、基因突變型、野生型給藥、基因突變型給藥四組小鼠血清中不同時刻的代謝組學分析。對代謝物的整體節律分析表明鋰鹽可以重塑Clockdel19/del19小鼠的代謝模式。必需氨基酸節律變化暗示鋰鹽處理后小鼠的攝食行為可能發生了改變,導致依賴從食物中攝取的必需氨基酸節律模式的改變。
部分參展企業:
鉑金埃爾默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博納艾杰爾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東曹(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
北京綠綿科技有限公司
默克化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普蘭德(上海)貿易有限公司
北京普立泰科儀器有限公司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天美(中國)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8月6日下午,蘭州大學生命科學楊維才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城關校區西區逸夫生物樓國锠報告廳舉行,省政府副省級領導、省科協主席張世珍,中國科學院院士、崖州灣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楊維才,蘭州大學黨委書記......
8月3日,2024年度第十七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專家評審會議在蘇州舉行。會議由評審專家委員會主任曹雪濤院士主持,委員陳曉亞院士、葛均波院士、閻錫蘊院士、魏輔文院士、董家鴻院士、郝小江院士、陳衛院士、......
2024年7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2024年度重點項目評審會議在北京召開。生命科學部主任種康院士出席會議并致辭,生命科學部副主任谷瑞升主持開幕式。種康主任介紹了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系列......
無論是作為投資人、從業者還是觀察員,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都不想再為行業“潑點冷水”,但現實是行業確實遇到了比較大的系統性困難。引用一位儀器公司董事長的話:“從業二十多年來,我們沒有遇到過如此嚴峻與復......
作為波譜學的重要分支,電子自旋的直接表征工具,順磁共振波譜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2024中國生命科學大會、2024中國精準醫療產業博覽會暨中國腫瘤防治年會、2024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大會暨博覽會第二日多場專題論壇同步進行,匯聚行業內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最新科研成果、技術趨勢等深入......
2024年6月1-3日,2024中國生命科學大會、2024中國精準醫療產業博覽會暨中國腫瘤防治年會、2024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大會暨博覽會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C區(廣交會展館)召開。本次......
2024年度吳瑞獎學金獲獎名單于今日揭曉。阿依江·伊斯馬衣等11位來自北京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科技......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1-4月份進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統計,其中計量檢測分析自控儀器及器具、醫療儀器及器械、生物技術產品和生命科學技術產品1-4月份累計進口金額分別為8,909,942萬元、2,919,77......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旨在加速醫藥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到2026年推動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總規模達到1.25萬億元,實現從前沿技術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