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前沿分析技術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
2024年1月20日,生物醫藥前沿分析技術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論壇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前沿技術創新中心聯合主辦,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北京市基因測序與功能分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基因組與精準醫學檢測技術北京重點實驗室、北京銘泰佳信科技有限公司、寧波華儀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協辦。
本次論壇以“前沿分析測試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為主題,匯聚了眾多業界專家,論壇上共同探討了生物醫藥前沿分析技術的最新進展、挑戰與未來發展方向。來自國內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單位共7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合作媒體,為您報道精彩內容!
論壇現場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所長 張新榮教授主持論壇
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所長張新榮主持論壇。張新榮所長介紹了與會領導及專家,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院長毛蘭群教授、山西醫科大學法醫學院嚴江偉教授、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方向東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于萍研究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張海東常務副院長、北京協和醫院醫學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劉鵬博士、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前沿技術創新中心李寶明副所長等領導、專家出席了本次論壇。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黨委書記 張積銳致辭
致辭中,張積銳書記對與會專家領導表示衷心地感謝。他表示,生物醫藥是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北京市重點支持的高精尖產業之一。北科院分析測試所(北京理化中心)建立了活體動物實驗室,具備了從分子到細胞、類器官到整體動物等多個水平開展生物技術前沿技術研究和提供全鏈條研發服務的能力。借助本次論壇,期待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的科學理論、成果在終端市場的應用,形成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最后他預祝論壇圓滿成功,祝愿與會嘉賓龍年如意,順遂安康!
報告人: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院長 毛蘭群教授
報告題目:《腦化學活體測量回顧與現狀》
毛蘭群教授在報告中深入探討了腦化學活體測量的研究歷程、現狀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他強調,化學在生命科學中占據核心地位,而腦的化學信號研究是理解大腦功能的關鍵。在腦化學信號的獲取和解析、模擬信號、調控信號等方面,科學家們不斷努力,以期更好地揭示大腦的工作機制。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催化與傳感原理及技術在腦化學測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毛蘭群教授的團隊在活體傳感原理與方法方面進行了創新研究,包括發展自己的碳纖維和算法,實現了活體在線傳感。他特別提到了一種最新的單根碳纖維自極化方法,該方法與電生理技術兼容,為腦化學信號的活體原位同步記錄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他們還開發了多通道微陣列傳感體系,進一步推動了腦化學信號研究的發展。
報告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于萍研究員
報告題目:《調控離子傳輸的腦化學測量》
于萍研究員在腦化學測量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她以腦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了離子傳輸的調控機制,并開展了基于離子傳輸的化學測量學研究。團隊發現微米尺度不對稱離子傳輸的現象,并開發了一種暫態離子傳輸傳感技術,為活體原位測量提供了新原理,有助于更準確地研究生物系統的離子傳輸行為。為了解決蛋白污染和干擾問題,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高度類腦的離子計算機,不僅能讀懂化學語言,還具有智能交互功能,為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提供新工具。她從分子檢測、顆粒檢測、胞內囊泡原位分析等方面研究進行介紹,列舉并分析了團隊的技術成果。報告展示了團隊在調控離子傳輸的腦化學測量領域的卓越貢獻,為生物醫學和神經科學領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報告人:山西醫科大學法醫學院 嚴江偉教授
報告題目:《法醫物證精準鑒識多組學研究進展》
嚴江偉教授的團隊致力于法醫基因組學的研究,旨在通過基因組學分析方法,系統地研究法醫物證的精準溯源技術。報告中他介紹,團隊結合法醫學、多組學和人工智能,成功地挖掘出更多關于疑難生物物證的有價值信息,為法醫學帶來了新的研究方向。這一突破性研究不僅為傳統的單一認定提供了多層次、更精準的個體識別方法,還為法醫疑難物證的鑒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僅推動了法醫學領域的技術創新,還為“全面依法治國”的國家戰略提供了科學支撐。展望未來,嚴教授表示團隊將繼續在法醫物證精準鑒識多組學研究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性成果,為法醫學的發展和司法實踐的核心技術打造做出更大的貢獻。
報告人: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方向東研究員
報告題目:《組學大數據治理智能化與精準醫學實踐》
報告中,方向東研究員深入探討了基因組測序技術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和影響,主要涉及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進步、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以及其在精準醫學實踐中的重要作用。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基因組測序已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關鍵工具,而基因檢測的普及也預示著其在醫療保健中的重要地位。此外,生命組學的新理論和技術與健康醫學大數據的結合,為解決臨床問題和滿足人民健康需求提供了有效途徑。這不僅包括腫瘤的早期篩查和診斷,還涉及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在研究方面,方向東研究員團隊在單細胞轉錄組學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為更深入理解疾病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看到了巨大的機遇,尤其是在大數據和多組學的結合方面。展望未來,他表示,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精準醫學將有望實現更大的突破。
下午時分,論壇繼續進行,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方向東研究員主持。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方向東研究員主持論壇
報告人: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所長 張新榮教授
報告題目:《單細胞質譜流式與成像分析的發展》
張新榮教授在報告中深入探討了單細胞質譜流式和成像分析的最新進展。首先從單細胞的質譜流式技術出發,詳細介紹了該技術在細胞分析中的重要性和應用。他強調了單細胞分析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關鍵作用,并指出了該領域在國內的發展現狀和前景。隨后,他深入分析了單細胞成像技術的最新進展,包括在循環腫瘤細胞(CTC)分析中的應用。他介紹了通過CTC細胞捕獲和熒光染色法等手段,實現對單個細胞的精準分析和鑒定。此外,他還分享了一些相關的研究工作,旨在推動國內細胞分析技術的進步。總的來說,張教授的報告為與會者提供了單細胞質譜流式和成像分析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研究方向,為推動國內細胞分析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啟示。
報告人:北京協和醫院醫學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劉鵬博士
報告題目:《中國罕見病診療研究體系建設》
劉鵬博士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北京協和醫院在罕見病診療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針對罕見病當前面臨診斷難、治療難、診療同質性差等三大挑戰,醫院采取了多項重要舉措,包括成立罕見病學科、開設罕見病聯合門診、推廣基因檢測等,旨在全面提升罕見病診療水平。同時,醫院也大力推進罕見病藥物可及性,開展臨床試驗和基因治療探索。重點介紹了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罕見病診療水平提升項目upwards。此外,醫院還建立了國家罕見病診療質量控制體系和罕見病大數據平臺,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發揮患者組織的作用,并通過努力加快推進罕見病防治立法。他表示,北京協和醫院將努力實現“讓患者有希望,讓醫生有力量”的美好愿景。
現場觀摩大鼠腦內多巴胺\H+活體原位電化學檢測技術
現場觀摩單細胞質譜檢測技術
會后,北科院分析測試所(北京理化中心)生物技術部管笛部長帶領與會專家參觀了分析測試所永豐實驗室,現場觀摩了大鼠腦內多巴胺\H+活體原位電化學檢測技術、單細胞質譜檢測技術演示。與會專家就北京銘泰佳信科技有限公司、寧波華儀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產品進行了應用技術交流。
生物醫藥產業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為加快江湖北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11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布《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計劃到2027年,全省生物醫藥產......
關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等擬立項項目的公示根據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將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元宇宙專項、新一代信息技術領......
2024年11月18日,實驗室行業的璀璨盛會——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China)和上海實驗室規劃建設與管理大會(labtechChinaCongress)在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揭幕。......
近年來,《中國制造2025》、《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以及《“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等多項重要政策文件的相繼出臺,均彰顯了國家對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與生物經濟先......
近日,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盛溯源”)已完成1.5億元B輪融資首關。本輪融資由廣州產投領投,聯合中源投資、國聚創投、合肥高投和老股東君聯資本等機構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速推進中盛溯......
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公告顯示,基因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基因科技;證券代碼:874483)的掛牌申請獲得批準,并于2024年11月8日掛牌。基因科技成立于2004年2月4日。公告顯示,基......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2024年11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超高分辨率液質聯用儀詳細情況超高分辨率液質聯用儀項目所在采購意向: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2024年11至12月政府采購......
政府采購意向公告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2024年11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
10月30日,由復旦大學和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沿生物”)共同建立的“病毒感染功能性治愈校企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在復旦大學簽約揭牌。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科研和......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生物醫藥創新發展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名單公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生物醫藥創新發展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