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1月11日,第十五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第十五屆POPs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采用扁平化多方參與的模式,聚焦“長江大保護與化學品環境安全”,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生共同研討、交流,現場吸引了近600人參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本次會議的支持媒體,全程跟蹤報道。
第十五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第十五屆POPs論壇)
本屆POPs論壇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業委員會、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新興有機污染物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辦,清華大學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中心、同濟大學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可持續城市水系統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承辦。
第十五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POPs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主任、清華大學余剛教授主持,同濟大學校長助理童小華教授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侯雪松分別上臺致辭,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鄭明輝研究員宣讀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委員、同濟大學尹大強教授榮獲“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杰出貢獻獎”。POPs論壇現場還與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履約技術協調會遠程互動交流。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主任、清華大學余剛教授主持開幕式
同濟大學校長助理童小華教授致辭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侯雪松致辭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鄭明輝研究員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委員、同濟大學尹大強教授榮獲“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杰出貢獻獎”
POPs論壇現場與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履約技術協調會遠程互動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吳豐昌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吳豐昌研究員帶來題為“我國環境基準發展戰略初步思考”的大會主旨報告。
環境基準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石和尺度。環境要素對生物和人體健康的理論閾值;基于科學實驗,科學數據和科學判斷,不考慮社會經濟條件;是希望維持的標準、自然控制標準。環境基準工作與污染防治攻堅戰、水土氣十條、食品安全和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關,是一項挑戰性系統工作。
目前,我國環境基準發展的進展包括成立了國家生態環境基準專家委員會;提出了重金屬基準優先指標,為標準制定提供依據;開展了營養物基準研究,為氮磷水質標準修訂奠定基礎等。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委員、同濟大學 尹大強教授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委員、同濟大學尹大強教授帶來題為“長三角地區化學品污染脅迫與風險研究”的大會報告。
長江水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國家戰略和全球意義。長江流域自然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占有舉足輕重地位,是我國最大的水源地,供水安全最重要的防線,其生物多樣性豐富占我國生物資源的2/3,是巨大基因庫。
尹大強教授指出,未來需加強“一個健康”理念框架下的環境、野生動物和人類健康所有三個領域研究;需要密切關注長江、中國和全球的化學品安全,必須解決化學品復合暴露風險的科學難題;需要建立長期監測計劃,例如長江環境樣品庫(YESB)和數據庫;需要加強優化控制化學品對野生動物和人類健康的風險研究,首要關注毒性與健康危害等。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履約技術協調會遠程報告現場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副主任任永副處長通過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履約技術協調會遠程帶來題為“中國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進展與展望”的報告,介紹了履約行動、履約成效、2020年履約重要進展和履約挑戰與展望。
中國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化學品公約談判和文本制定工作,對POPs履約高度重視,簽約后迅速成立了以生態環境部(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牽頭的國家協調機制,制定分階段、分區域、分行業的國家戰略和行動計劃,從政策法規、能力建設、技術示范、宣傳教育和國際合作等各層面全面展開POPs履約工作,投入了超過30億美元資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履約成就,并通過POPs履約帶動了化學品管理水平提升,推動了國內產業結構升級,促進國內綠色發展。
2020年,基于“全球環境基金中國醫療廢物環境可持續管理項目”的成果和經驗,FECO與UNIDO共同經濟合作開發實施了“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應急響應援助項目”,援助疫區提高醫療廢物轉運、處置能力。
安捷倫科技 冉小蓉博士
安捷倫科技冉小蓉博士帶來題為“代謝組學、代謝流整合細胞分析助力環境暴露與疾病研究”的精彩報告。
暴露組是貫穿個體一生的環境暴露及相關生物響應的累計總和,暴露組學應用基于質譜技術的組學分析來表征和定量暴露組。研究人員利用系統生物學技術通過多平臺、多組學方法獲得對疾病通路更深入的見解。
代謝組學是生物標記物發現的有效手段,冉小蓉博士介紹了代謝組學、代謝流與細胞分析的整合方案,分享了環境暴露與疾病研究示例,包括空氣污染物暴露與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評估,實時無標記細胞檢測系統蘋果環境水細胞毒性等。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副主任、北京大學 胡建信教授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委會副主任、北京大學的胡建信教授帶來題為“受控短鏈鹵代烴管控進展與挑戰”的精彩大會報告。
歷史上最大排放來自美國和歐盟,而2020年中國將成為第一排放國,到2050年預計中國將占全球排放的31%,印度和其他亞洲國家占23%。2013年中美兩國同意攜手合作并與其他國家一道通過多邊途徑,包括使用《蒙特利爾議定書》中的專業知識和機構,逐步減少HFCs的生產和消費,同時繼續講HFCs包含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及《京都議定書》中關于排放會計和排放報告規定的范圍內。2016年10月達成《基加利修正案》,才去替代品和替代技術減少HFCs在制冷空調、發泡、消防和清洗等行業的應用,逐步替代減少HFCs生產和供應。
未來管控還存在諸多挑戰,包括成效評估——履約長效機制,減排保駕護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全球環境治理;2030年峰值和2060年碳中和——替代技術等。
以下是部分參展企業:
賽默飛
島津
沃特世
安捷倫
上海儀真
上海安譜
普立泰科
熱耳科技
微譜檢測
捷歐路
中持依迪亞
騰龍微波
安易世紀
博賽德
上海匯析
參會人員觀看墻報展覽
2023年5月17日-18日,第十七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以下簡稱“第十七屆POPs論壇”)在山青海碧的青島召開,本次論壇聚焦“新污染物治理”,以“新污染物治理與健康環境”為主題......
2023年5月17日-18日,第十七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以下簡稱“第十七屆POPs論壇”)在山青海碧的青島召開,本次論壇聚焦“新污染物治理”,以“新污染物治理與健康環境”為主題......
在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中發現的"永久化學品"又名PFAS,由于其在身體和生態系統中的持久性和累積性,構成了環境和健康問題。加拿大的研究發現這些產品中的PFAS含量很高,與人體內的P......
據美國媒體5月21日報道,上個月在從懷俄明州運往加利福尼亞州的途中失蹤的約30噸硝酸銨至今仍未找到。負責這批貨物的炸藥公司DynoNobel稱,4月12日,載有約30噸硝酸銨的鐵路列車從懷俄明州出發,......
2023年5月17日-18日,第十七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以下簡稱“第十七屆POPs論壇”)在山青海碧的青島召開。(相關鏈接:群英匯聚第十七屆POPs論壇共研新污染物治理與健康環......
2023年5月17日,第十七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以下簡稱“第十七屆POPs論壇”)在山青海碧的青島召開。本次論壇聚焦“新污染物治理”,以“新污染物治理與健康環境”為主題,邀請國......
來自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暴露于環境中常見的合成化學品混合物會影響兒童和年輕人的多個關鍵生物過程。這些過程包括脂肪和氨基酸的代謝。這些生物過程的破壞增加了各種疾病的可能性,包括發育障礙、......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北京地區高校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23〕73號有關高等學校:為深入貫徹市領導批示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
本周,美國俄亥俄州火車脫軌事件持續發酵。隨著更多的細節浮出水面,人們開始對這起事故給予更多的審視與猜測。危險化學品泄漏究竟會給周邊生態帶來哪些危害?是否會演變成美國影視作品中所描述的“生化危機”?《紐......
一列運載有毒化學品的列車本月初在美國俄亥俄州東部脫軌,當地應急部門先前聲稱對車載有毒氣體氯乙烯進行了“受控釋放”。然而,美國媒體13日報道,脫軌所涉車廂運載的有毒化學品不止氯乙烯,還包括乙二醇丁醚、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