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紊亂的老鼠可能無法擺脫恐怖的記憶——這一發現表明,人類的腸道細菌可能在學習方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雜志。
過去10年間,科學家對細菌在保持人類健康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感興趣,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腸道、口腔和皮膚上的細菌。新興研究將這些細菌群落的紊亂與免疫系統問題甚至行為的改變聯系起來。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腸道細菌是如何導致行為改變的。美國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David Artis和同事研究了抗生素對小鼠學習和應對可怕情況的影響。
他們訓練小鼠對聲音產生恐懼:每次聽到聲音時,都會對它們的爪子進行輕微電擊。之后,當小鼠再聽到這種聲音時,會嚇得僵住。
正常情況下,如果小鼠多次聽到這種聲音而沒有受到電擊,它們就會逐漸消除對這種聲音的恐懼。這就是所謂的消退學習。
但是Artis和同事發現,如果在小鼠學會害怕聲音之前注射強效抗生素來消滅大部分腸道細菌,它們就無法進行這種消退學習。盡管聽到這種聲音時它們不再被電擊,但仍會繼續僵住。
當觀察這些嚙齒類動物的大腦時,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腸道細菌遭到破壞的老鼠有不同的基因被激活。更重要的是,杏仁核和前額葉皮層——大腦中與恐懼和學習相關的區域——有不同的神經活動模式。
研究人員還發現,對于用抗生素治療過的老鼠,或那些沒有微生物的老鼠來說,其體內擁有的與神經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癥和自閉癥)有關的4種化合物含量較低。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Andrew Holmes認為,微生物會影響某些腸道功能,而這些腸道功能既會影響出生后的發育,也會影響健康大腦所需的化學信號。他說,一旦這種情況發生改變,會顯著影響動物對壓力的適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可能只發生在需要對微生物群進行重大破壞的非常特殊的情況下。
吃不完的剩飯剩菜,是立即放到冰箱保存,還是等涼了再放?把熱菜放冰箱里真的會弄壞冰箱嗎?不少人都為這些問題糾結過。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研究人員在合成生物學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他們設計了一個系統,該系統能執行活細胞的數個關鍵功能,包括產生能量和表達基因。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在“生命”的前48小時內,研究......
微生物質量檢驗是我國目前衡量食品衛生生產質量的重要檢驗指標之一,也常常是人們判定被檢出的細菌是否適合食用的科學依據之一。食品微生物指標反映了食品生產加工廠的環境以及食品生產衛生質量情況,能對加工過程中......
自然界擁有自己的內在“電網”。在我們腳下和海底,細菌產生的微小納米線“呼出”多余的電子而形成一張遍布全球的“電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光是在生物膜細菌中培養這種電子活動的“盟友”。將細菌產生的......
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構建出了迄今最詳細、最完整的合成腸道微生物群——由100多種細菌組成,并將其成功移植到小鼠體內。能夠添加、刪除和編輯單個細菌,將使科學家更好地理解腸道......
在人類與細菌長達數百年的斗爭中,可能很快會出現一種新武器:第一種可快速殺死細菌和病毒并持續數月的耐用涂層。美國密歇根大學工程師和免疫學家團隊在《物質》雜志發表的研究證明,新涂層對新冠病毒、大腸桿菌、耐......
人類口腔中有超過700種細菌,但我們對口腔細菌是如何生長和分裂的還知之甚少。維也納大學環境細胞生物學家SilviaBulgheresi和維也納國家科學研究院微生物遺傳學家Fréd......
科技日報訊(實習記者張佳欣)包括德國哥廷根大學研究人員在內的一個國際小組在研究康普茶在類似火星環境中存活的可能性時驚訝地發現,盡管模擬的火星大氣破壞了康普茶培養物的微生物生態,但一種駒形桿菌屬的能產生......
《科學免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腸道內的屏障細胞是如何將信息傳遞給在腸道內巡邏的T細胞的。這些細胞通過表達一種名為HVEM的蛋白質進行交流,這種蛋白質促使T細胞存活更長時間,移動更多來阻止潛在的感染......
一項針對29個歐洲湖泊的研究發現,相比在樹葉和樹枝等自然物質上,一些自然存在的湖泊細菌在塑料袋殘留物上的生長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這種細菌會分解塑料中的碳化合物,作為它們生長的食物。科學家們表示,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