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身癥狀:肺結核患者常有一些結核中毒癥狀,其中發熱最常見,一般為午后37.4℃~38℃的低熱,可持續數周,熱型不規則,部分患者伴有臉頰、手心、腳心潮熱感。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干酪性肺炎、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時等可表現為高熱。夜間盜汗亦是結核患者常見的中毒癥狀,表現為熟睡時出汗,幾乎濕透衣服,覺醒后汗止,常發生于體虛病人。其他全身癥狀還有疲乏無力、胃納減退、消瘦、失眠、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等。
2.咳嗽:常是肺結核患者的首診主訴,咳嗽三周或以上,伴痰血,要高度懷疑肺結核可能。肺結核患者以干咳為主,如伴有支氣管結核,常有較劇烈的刺激性干咳;如伴縱隔、肺門淋巴結結核壓迫氣管支氣管,可出現痙攣性咳嗽。
3.咳痰:肺結核病人咳痰較少,一般多為白色黏痰,合并感染、支氣管擴張常咳黃膿痰;干酪樣液化壞死時也有黃色膿痰,甚至可見壞死物排出。
4.咯血:當結核壞死灶累及肺毛細血管壁時,可出現痰中帶血,如累及大血管,可出現量不等的咯血。若空洞內形成的動脈瘤或者支氣管動脈破裂時可出現致死性的大咯血。肺組織愈合、纖維化時形成的結核性支氣管擴張可在肺結核痊愈后反復、慢性地咯血或痰血。
5.胸痛:胸痛并不是肺結核的特異性表現,靠近胸膜的病灶與胸膜粘連常可引起鈍痛或刺痛,與呼吸關系不明顯。肺結核并發結核性胸膜炎會引起較劇烈的胸痛,與呼吸相關。胸痛不一定就是結核活動或進展的標志。
6.呼吸困難:一般初發肺結核病人很少出現呼吸困難,只有伴有大量胸腔積液、氣胸時會有較明顯的呼吸困難。支氣管結核引起氣管或較大支氣管狹窄、縱隔、肺門、氣管旁淋巴結結核壓迫氣管支氣管也可引起呼吸困難。晚期肺結核,兩肺病灶廣泛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或伴右心功能不全時常出現較嚴重的呼吸困難。
7.結核性變態反應:可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臨床表現類似于風濕熱,主要有皮膚的結節性紅斑、多發性關節痛、類白塞病和濾泡性結膜角膜炎等,以青年女性多見。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無效,經抗結核治療后好轉。
總之,肺結核并無非常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有些患者甚至沒有任何癥狀,僅在體檢時發現。如伴有免疫抑制狀態,臨床表現很不典型,起病和臨床經過隱匿;或者急性起病,癥狀危重,且被原發疾病所掩蓋,易誤診。
許多人都曾將2020年視作AI醫學影像的關鍵轉折年。因為正是這一年,AI醫學影像審批流程逐漸跑通。而后,行業的發展也可謂順風順水,骨科、眼科、肺結節等多個部位及科室的AI產品三類證陸續獲批。2022年......
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全球抗擊肺結核的努力正在獲得一些強大的工具。精準醫學已經用于非傳染性疾病(例如癌癥)的診斷和治療,它和遠程醫學等醫療技術有可能促進結核病的預防和治療,妙佑醫療國際(MayoClin......
結核病(tuberculosis)是結核分枝桿菌(M.tuberculosis,Mtb)引起的傳播較廣、致死率較高的慢性傳染病之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劉翠華課題組致力于研究Mtb等病原菌與宿主相互......
病例如何發現?校方是否瞞報?怎樣科學防治?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肺結核事件調查近日,位于江蘇徐州的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獨立學院),被曝有22名學生診斷為肺結核,引發輿論關注。22名病例發現......
秋冬季來臨,氣溫變化無常,天氣開始變得干燥,溫差較大,各種傳染病也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秋冬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就容易引發各種疾病。10月14日,江蘇師范大學發布官方通告稱,該校科文學院潘安湖校區......
結核病被稱為“世界頭號傳染病”,主要侵犯肺臟。據統計,全球近20億人體內攜帶結核菌,約占總人數的四分之一,每年有170萬人死于肺結核。目前,卡介疫苗是世界范圍內公認的唯一可預防肺結核的疫苗,但是這個已......
肺結核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全世界每年仍有約1040萬例結核病病例和170萬人死亡。很難控制這種疾病的原因之一是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需要嚴格的治療方案,而且可能是有毒的。這意味著人們經常不能完成治......
結核病是世界上單一傳染病導致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死亡人數超過艾滋病毒/艾滋病。2017年,全球有1000萬人罹患結核病,估計有160萬人死亡。抗擊結核病流行的最大障礙之一是對結核桿菌對以前治愈過結核病的......
根據英國《自然·醫學》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最新醫學研究報告,美國一項針對3000名曾接受過肺結核(TB)治療個體的數據分析顯示,針對性治療可以使相當一部分患者的治療過程縮短2個月,其相關臨床應用可以改善......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9日報道,坦桑尼亞索科伊內農業大學教授GeorgiesMgode率領其團隊研究發現,老鼠嗅覺過人,能通過唾液、痰等黏液的特殊氣味辨認出肺結核患者,且準確率遠高于顯微鏡測試。圖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