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合并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療依據
中國ACS-PCI患者腎功能狀態調查協作組在39個中心入選3589例行PCI治療的ACS患者,其中62.6%合并不同程度的腎功能不全。美國NCDR
ACTION研究顯示,慢性腎病(CKD)使ACS患者的院內死亡風險近乎翻倍。MERLIN-TIMI
36研究發現合并CKD的NSTEMI患者1年心血管死亡和心梗風險顯著增加。GRACE研究發現ACS合并CKD患者接受規范化治療的比例低于腎功能正常者。2012年KDIGO指南與美國胸科醫師協會(ACCP)一致推薦ACS患者進行GFR估算,缺乏腎損傷標志時,建議增測胱抑素C.應用GFR及白蛋白尿可進行CKD相對風險分級。
2012年KDIGO指南推薦,合理管理CVD將延緩CKD進展:當出血缺血性心臟病(1A)或心衰(2A)時,不要因并存CKD而處理力度不夠;出血胸痛,應采取與非CKD患者一樣的篩查和處理措施(1B);存在動脈粥樣硬化事件風險的CKD患者,除非出血風險大于心血管獲益,否則應予以抗血小板藥物治療(2B)。對此類患者進行抗栓治療前,需對其行缺血/出血風險評估,很多CKD患者既是缺血高危人群又是出血高危人群。
抗血小板藥物在CKD患者中的獲益/風險
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代謝過程對腎功能的依賴性較低,無需根據患者的eGFR調整用藥劑量。而其他抗栓藥物則主要通過腎臟途徑排泄,尤其是GP IIb/IIIa受體抑制劑。抗栓治療的關鍵是平衡患者獲益與風險,選擇最合適的用藥劑量。
阿司匹林
對腎功能異常患者的大型薈萃分析顯示,阿司匹林可為心血管高危(既往心梗或卒中)患者與透析患者帶來明顯獲益。DOPP研究分析了阿司匹林對透析患者預后的影響,發現阿司匹林對全部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率的影響是中性的,而顯著減少既往心臟病患者的心梗與心血管事件,但患者的消化道及顱內出血風險略有增加。UK-HARP-I研究顯示,阿司匹林不促進CKD病程的進展,也不增加出血風險。
氯吡格雷
CURE研究發現,氯吡格雷可減少ACS合并CKD(高、中、低eGFR)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風險,不增加嚴重出血及致命性出血的發生率,輕微出血率有所增加。CREDO研究表明氯吡格雷不增加ACS合并CKD患者的出血風險,在不同程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安全性良好。多中心隨機對照雙盲研究發現,透析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后出血風險未增加。
替格瑞洛
PLATO研究顯示,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相比可明顯減少ACS患者的主要終點事件(心血管死亡、心梗與卒中),但增加了嚴重出血風險;對eGFR<30
ml/min的患者,氯吡格雷出血風險低于替格瑞洛;替格瑞洛組血清肌酐和尿酸升高發生率顯著高于氯吡格雷組;PLATO研究腎功能亞組分析發現,無論患者eGFR<60
ml/min還是≥60
ml/min,替格瑞洛組主要終點(心血管死亡/心梗/卒中)的發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組,且大出血風險相似,但替格瑞洛整體出血率高于氯吡格雷。
GP IIb/IIIa受體抑制劑
此類藥物的藥代動力學明顯受到腎功能的影響,其抗栓獲益非常明確,但出血風險也不容忽視,因此在用藥前應嚴密評估患者腎功能并選擇合適劑量。
2015年美國AHA發表最新《慢性腎病合并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藥物治療》聲明,回顧了當前的流行病學及研究證據,推薦如下:
作為心血管科醫生,我們應該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注重腎臟保護,避免急性腎損傷;預防造影劑腎病,減少造影劑用量和水化;保證腎臟灌注,選擇合理的血壓目標和治療藥物,同時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經常監測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