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沒有一雙鞋子可以滿足所有人的腳,一種藥品也無法對所有人適用。經驗性用藥、千篇一律的用藥模式將在未來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個性化用藥。是時,精準醫療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
目前在臨床領域,精準醫療已涉及無創產前、輔助生殖、單基因病、新生兒篩查、腫瘤個體化治療、遺傳性腫瘤篩查、心血管病篩查、血液病篩查等,其中腫瘤治療被業內視為未來最大的市場。
傳統用藥模式將被改變
對于精準醫學,業內有著多種見解。據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波士頓兒童醫院教授吳柏林介紹,精準醫學源自于基因組學,是指通過基因、分子水平上應用基因組學以及所衍生的各種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表現基因組學等)來診斷病因或檢測出治病目標,使得本來“千篇一律”的治療方案有可能轉變成為針對個體病因的有效治療。
“千人一藥”不僅給患者帶來麻煩,也會造成資源浪費,通過個體化基因檢測可節省后續的醫療成本,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市場預計,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近600億美元,今后五年增速預計15%,是醫藥行業整體增速的3-4倍,其中基因測序行業增速將超過20%。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美國處于精準醫療的第一梯隊。今年初,奧巴馬更是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提議在2016財年投入2.15億美元推動精準醫療發展。
與此同時,國內有關政策也在不斷探索中。今年7月份,國家衛計委發布《藥物代謝酶和藥物作用靶點基因檢測技術指南(試行)》和《腫瘤個體化治療檢測技術指南(試行)》,被市場解讀為政府為實質性開展基因檢測及精準醫療開閘的信號。在《腫瘤個體化治療檢測技術指南(試行)》中,主管部門再度肯定通過檢測腫瘤患者生物樣本中生物標志物的基因突變、基因SNP分型、基因及其蛋白表達狀態來預測藥物療效和評價預后,指導臨床個體化治療的做法,并推薦腫瘤患者治療前進行基因檢測,指導醫生用藥方案。
“將來的趨勢,腫瘤的治療一定是從精確的計算開始,然后有一個精準的診斷,最后給我們帶來一個精準的治療效果。”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茅矛給出預判。
作為上述指南起草人之一的中南大學教授張偉表示,精準醫療不僅針對疾病患者,還可應用于健康預防:比如藥物基因組學,即在正確的時間采用正確的劑量,另外還涉及疾病預測、產前診斷、新生兒基因檢測等。未來,檢測設備可能就像一個小型的血糖儀方便攜帶,但從目前來看,還需要一段時間。
精準醫療獲大資金注入
從藥物研發角度出發,理想中的精準醫療是實現以患者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的治療方針,把握治療效果或毒副作用等應答的個性化差異,對每個患者進行最適宜的療法。隨著測序技術及大數據分析能力的提高,涉足精準醫療的企業數量日增。
思路迪醫藥科技集團2010年在上海注冊成立,公司專注于腫瘤精準預防、腫瘤精準治療和新藥研發三大領域。據了解,思路迪在前三輪數億資金的支持下,建立了獨特的大規模原代腫瘤細胞開發平臺和人源化腫瘤動物模型平臺。其中,肝膽系統腫瘤臨床前藥物開發平臺已經建成,目前已完成3個臨床前化合物的遴選,未來一至二年陸續進入臨床試驗。
目前腫瘤基因組已發現2000個已知和潛在的基因靶點,上百個腫瘤驅動基因已被確證,但真正完成靶點藥物開發的并不多。不久前又獲得第四輪融資的思路迪,對腫瘤精準醫療有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即依托大數據拓展腫瘤預防、診斷和新藥開發業務,把腫瘤預防、診斷到新藥開發做成一個閉環。“閉環的好處,在于環節間緊密聯系,以患者基因組大數據出發的逆向思維指導的新藥開發將大大提高成功率,降低開發風險。”前FDA藥品審評中心資深新藥審評官、思路迪集團CEO龔兆龍博士如是解釋。
據媒體披露,思路迪創始人熊磊博士向外界披露,融資用途是腫瘤精準預防業務落地推廣、加速精準治療業務全國布局、推進已有的數個腫瘤精準藥物的臨床前開發和臨床申報工作、加大數據建設的力度。可見,思路迪采取的是從預防、診斷和新藥各領域多點出擊的戰法。
此外,思路迪本輪融資引入天士力。作為至今為止唯一一家來自于制藥領域的戰略投資機構,天士力方面更是派出資深投資顧問出任思路迪董事。由此,未來雙方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共同完成精準藥物研發和藥物營銷,或不只停留于揣測。
熱鬧背后問題多
“奧巴馬的精準醫療概念一出,美國當地還相對冷靜,中國卻是呈現了一片火熱的景象,遍布各個角落,甚至連鄉鎮醫院都號稱要做精準醫療。精準醫學中心也如雨后春筍般成立,在業內不談幾句精準醫療,生怕被認為不懂科學。”遺傳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賀林近日在上海“國際精準醫學與未來健康前沿研討會”上,對于當前熱到發燙的精準醫療潑了幾分涼水。
賀林指出,精準醫療不應泛用也不應濫用,如何讓用藥模式從經驗性用藥(A不行,用B,B不行,再用C……)向個性化用藥(針對A、B、C人群用藥)模式的穩健轉變,需要在實踐中進行冷思考,而非“大躍進”式的投入,從而真正為健康做出貢獻。
吳柏林表示,精準醫學給基因檢測和遺傳咨詢帶來發展機遇,但不是所有的項目都是越“高大上”越好,大中小型都需要,而且能獲得百姓和市場的認可才行。如果一份檢測報告里有一大堆數據,看著漂亮,而沒有實際指導價值,最后依舊沒能給醫生和患者解決問題。
上海百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濱也稱,報告的內容應該滿足臨床需求,但目前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機構檢測后的報告時間、內容不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生和患者治療時間和方案,甚至還有醫生反問該怎么使用這些數據。
此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關精準醫療,市場上還存在部分產品價格高低不一、夸大功效、博人眼球等亂象。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所長周宏灝表示,盡管資本的進入助了一臂之力,推動了精準醫療的發展,但是行業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自我冷靜和堅守,才能使這項惠民工程健康發展。
近日,中國個體化用藥—精準醫療科學產業聯盟應運而生。多名專家認為,在精準醫療方面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深入研究,從而找到更多新的生物標志物,為醫療需求未得到滿足者提供新型療法。
隨著行業不斷推動向前,眼下還需要解決如何落實的問題,而且已經不只停留在技術層面。
吳柏林建議,對已經過多方獨立研究證實確認的與復雜性疾病相關的基因多態性,成熟一個應用一個的原則,需要對受檢者提供一份高質量且規范化的檢測結果解讀報告,以及相關的高水平的遺傳咨詢,以便評估發病風險以及個體對該病可能的發病機率,并以此來設計針對個體的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方案。
另外,一些業內人士建議,需加快完善實驗室操作規范、數據儲存管理等,涉及個人基因信息、數據安全監管和道德倫理等問題也需予以重視。
壓電材料產生電荷直接作用于介質或促進活性氧(ROS)的產生,從而實現超聲觸發的新型腫瘤治療。聲動力學治療(SDT)是利用低強度超聲和聲敏化劑產生抗腫瘤效應的治療方法,具有很強的組織穿透性、時空可控性和......
壓電材料產生電荷直接作用于介質或促進活性氧(ROS)的產生,從而實現超聲觸發的新型腫瘤治療。聲動力學治療(SDT)是利用低強度超聲和聲敏化劑產生抗腫瘤效應的治療方法,具有很強的組織穿透性、時空可控性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37.shtm......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3月17日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許琛琦研究組和李伯良研究組的合作研究成果:“通過調節膽固醇代謝增強CD8+T細胞的抗腫瘤反應”。他們發現“代謝檢查點”可以調控T......
6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精準醫療健康科普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通過視頻致辭,中國婦......
2023年6月4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辦,北京梅斯質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精準醫療健康科普項目”啟動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會議邀請國內醫療學科、檢驗、藥學、中醫藥等百余名專家齊聚。“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25.shtm5月11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上海首例肽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PRRT)臨床試驗......
腫瘤細菌療法是一種以細菌為主體的腫瘤療法。但天然菌株的毒性較強、療效不穩定,限制了腫瘤細菌療法的應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這一療法提供了新的契機。......
4月15日,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傳中心主辦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現場宣傳活動在長沙市雨花區舉行。湖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陶學永在現場表示,目前湖南省14個市州及部分縣區完成了癌癥防治中心......
——提供全面的數字診斷病理學系統以提高臨床實用性2023年3月10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與數字病理學領域的領頭羊Proscia?達成一項多年分銷協議,以提供全面的數字診斷......